“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原是在唐代,唐代以前都是用来称呼昆明族。√杨峻这会来到的昆明可不是现代社会的那个昆明,而是现代社会时的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有记载说,系它接近昆明之故。而此处昆明还是指的是昆明族,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这句话可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待到汉人大规模往南迁移开发之后,昆明作为一个原来的大型聚居地,自然而然便聚居建城,等大理国段氏建国定都大理后,昆明已经是整个大理排在前列的大城了。
杨峻现在的感觉便是书上所言的“望山跑死马”,远远地可以看见了这样一座城池在那,但主要是因为城边的树木砍伐干净,故而视野良好;再加上杨峻眼神明锐……实际上距离起码还有三公里左右。好在虽说连续奔跑了近三个小时而且一天没吃东西了,但体力依旧充沛,眼见目的地便在前方更是开发出无限的潜力,终于赶在城门关闭前跑到门前……
“猎户是吧,进城做什么?”门口的兵卫八九人却都是汉人,分了一人主动迎了上来,“额,我就住店!”杨峻四处张望了一下,第一次进这种古代城池倒也觉得挺新鲜的。
“住店?你从哪里来的?这么晚进城是想去干什么?要投奔谁?”那兵卫表情有些怪异,住店这个解释虽然是实情但在这个时代有些不大对劲,毕竟杨峻虽然唇红齿白像个公子哥,但形象、口音绝不是本地人,而装扮却是一副实打实的猎户模样,一个猎户没带什么猎物而且在天黑前才进城,用的理由竟然是住店……这是钱没地方花了么!
杨峻看这个卫兵表情不对才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连忙道“不是,这位大哥别误会,我是个读书人,本来是想来大理来游玩一番,结果在苗人的地盘找不到地方住,趁着身上还有钱,想去城里找个客栈洗漱住宿一晚而已。”说罢摸出了一个最小的碎银子,侧过身体挡住旁人的视线将银子按在那卫兵手上,除了脸有些僵硬外,倒挺像是个惯会做人的商人的。好在杨峻除了那一身兽皮制品外外形尚佳,而且十几年的教育给他骨子里刻上了一种磨灭不掉的书卷气,这卫兵每日阅人无数,还是相信他是个读书人,当然……读书人拿钱给卫兵在这个时代是很诡异的,但却也不是没有……那卫兵暗暗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外快——虽然是小散碎银子,也抵得上他辛苦七八天了——表情瞬间便活跃了许多,道“公子原来是读书人啊!这身装扮却是让小人误会了,快进城吧,我等便要关城门了……”说完便主动在前面开道,带杨峻进城后还对杨峻一揖特别指点了裁缝店和客栈的方向,却是非常有职业道德。
杨峻不知道进城的行情,虽然算是花了大价钱也不至于心中不舍,反觉得这大理国虽然国小但素质反而挺不错的……顺着卫兵的指点,杨峻很轻松地找到了客栈——废话,这里说是个城,也不过是个最多几万人小城而已,哪怕吹的再繁华,对于见识过后世那上千万人的大都市后的杨峻来说就跟一个小镇也差不多了。
已是黄昏时分,这个时代能住在城里的多是士人、商贾、匠人一类,家庭条件多已开始制作晚饭……四周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勾的杨峻腹响如雷……这客栈是个双层小楼,占地面积却是不小,约有三四百平方米了吧;门面有些年头了,虽不至于说年久失修,但也没有什么艳丽的装潢,只是朴实的木头房屋,招牌上写着“宜民居”三个大字。招牌年深月久,被烟熏的看不出什么颜色,阵阵酒糟的香气和炖肉的甜香从这客栈中喷出来,厨子刀勺声和跑堂吆喝声响成一片。
昆明这个名字在现代挺响亮,但此时毕竟只是个小城。这客栈原本面对的便是大宋和大理之间往来的商户,也不存在什么大户人家专门来客栈装比打脸的事,价格也实际,五个铜板便有一个十人大通铺的铺位,一百个铜板便有一间雅间——说是雅间,其实也不过就是个单间罢了,单独卫生间是别想了,却是有马桶在内,房里一张床、一张桌子、自备了一个便桶……杨峻对这个时代的钱还没什么概念,见这雅间也还干净整齐,便花了这一百个铜板,又拿出一百个铜板要了一大碗米线连三斤熟兽肉,也不回雅间,便在大堂中吃饭。
那肉也不知是什么动物的,却是有些腥味,也没什么大蒜之类的去味,但这时候已经有了煎炒之法,烹饪的还算是肥嫩多汁。杨峻也是饿的紧了,几分钟便吃的干净,虽然未曾吃的十足饱,但饥饿感一消,全身都热乎乎的,舒服了许多。杨峻看了看天估摸最多不过七点,便叫了一壶这里土酿的酒水帮助消化,这酒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味道却像现代喝的酒伏,酸甜可口饮料一般,也没感觉到什么后劲,只坐在大堂里自酌自饮,笑眯眯地听那些走南闯北的人聊天。
只听一个声音道“这天下人都知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乃是姑苏慕容家的成名绝技,但何人敢说姑苏慕容家就一定是好人了?”,“这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