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不考虑欧洲地区的平衡态势,咱们齐国也不能对英格兰相迫太甚,以免遭到欧陆诸国的反噬。”
齐泽烜经潘维学这么一番解说,顿时对整个欧洲局势有了清晰的了解。
我大齐国力昌盛,打英格兰这么一个小小岛国,只要付出些许代价,将其彻底击败自然不在话下。
但欧洲地缘形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说不定就要面临诸国联手以对,将我齐国拖入一场绵延日久的纷争当中。
如今,英格兰使者亲临汉洲本土,想来是要认输服软了。
既如此,那我齐国莫如见好就收,在索取了足够的利益后,早点结束这场战争。
通过此战,想必欧陆诸国也晓得我齐国之威势,在日后交往相处中,自当审慎以对,不敢轻起战衅了。
“火车抵达威海(今澳洲凯恩斯市)后,我倒是想去拜会一下英使。”齐泽烜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殿下,慎行!”潘维学闻言,立即郑重地劝诫道:“私会外邦使者,乃是……乃是国之大忌。再者,以殿下身份,怕是……怕是此举要惹出诸多非议。”
你虽然是少年心性,但你为皇孙,当不能如此肆意放纵。
而且,作为皇室继承人,贸然插手内阁外交事务,可是有些违制了!
昔年,太祖皇帝开了一个好头,建内阁以为政府,皇室掌军权以卫天下,敕令院(立法机构)和元老院建法度条例,监察院以督百官,形成一套看似稳定的、相互平衡的,又彼此制约的国家框架。
太宗时期,各项制度基本上是萧规曹随,也未做过太大变动,反而对皇室成员严加约束,不使其做出危害朝政和民间之事。
待当今泰平帝主政后,这套国家治理架构也就固定下来。
按照约定俗成,皇室子弟非政府事务官,当不能干涉和介入内阁政务。
当然,若是皇帝陛下想要秉承自己的意志,强行推进某项大政,而内阁政府拒绝执行的话,那么皇帝只能发布紧急敕令,解散或者勒令内阁辞职,然后任命一名临时总理,组建临时内阁政府。
不过,这就属于皇室和内阁之间撕破脸了,会引起整个国家政局的震动。万一,新任内阁政府再次强项,不与皇帝合作,那皇帝总不能撸起袖子自己上。
虽然,太祖皇帝生前未立下什么不能逾越的祖制,但后继皇帝要是如此任性妄为,破坏既有的规矩,多多少少会遭到国内舆情反噬,落下不怎么好的名声。
嗯,没错,齐国历数十年来大开明智,兴办教育,使得国中百姓多了几分思考的能力,皇帝要是胡作非为,做得太过,搞得民怨沸腾,怕是要被口水给淹死。
齐国的报纸、书刊发行的种类和数量委实有些多了点!
更有甚至,帝国对民间舆论管制还隐隐有前宋那种“不因言获罪”的潜在规定。
这多少让皇帝生出几分忌惮。
不过,对于委实不要脸的皇帝,凭借手握的军权,想要掀桌子,世人怕是也莫敢相制!
好在,从太宗时期,皇室继承人都会从小接受系统而正规的教育,谨身自省,知大义,晓明理,嗯,还懂得一些政争上的分寸,而且还要经诸多庶务锻炼,政治上都能保持必要的克制,倒不至于培养出专断跋扈的暴君。
其实,对于齐国皇室而言,不仅皇帝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皇子皇孙们也得夹着尾巴,规规矩矩地做人。
除了封爵和袭承的考量外,皇室的风评还是要顾忌的。
皇帝都不能肆意妄为,身为皇室宗亲,也不能太混账了不是?
你可以吃喝玩乐,但不能欺男霸女。
你也可以借助皇室的渠道和名头积聚财富,但不能巧取豪夺图谋民间之资。
更重要的是,皇家子弟不能贸然插手和干预内阁和地方政务,不能破坏了规矩。
对于潘维学的提醒,齐泽烜心下凛然之余,也不无郁闷至极。
身为皇长孙,未来的帝国继承人,也是受到颇多制约,什么事都不是自己所能恣意妄为的。
你看看与他一起随行访问大秦的丹王叔,就少了几分约束,在大秦境内是该吃吃,该喝喝,最后还能揽着美人一路回返本土,好不轻松写意。
而那个珉王叔,好不容易争取来一个润州总督的位置,竟然要起大兵,谋算柬埔寨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