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彻的接连质问险些引发了一场民变,窦太后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想要暂时先将刘不周收押,重新调查此案,可正在此时,王皇后却适时出现,并让伍太医最终向众人说明了景帝的死因并非是被谋杀,而是因病驾崩。
一切真相大白之后,窦太后不得不当众宣布刘不周无罪。
然而,王皇后却出人意料的走上斩首台来到了刘不周的近前,对他悄悄的说了句:“你真是好手段。”
说到这,王皇后的脑海中闪现出了前日太医伍邵到椒房殿向她汇报调查景帝死因的那一幕
那日,在窦太后因为波才被劫走,闯到椒房殿向她讨说法之前,太医伍邵就来了,他这几日带着整个太医院的医正官对景帝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验查,最终得出了景帝死于胸痹之症突发的结论,并将这个结论马上汇报给了王皇后。
王皇后坐在那沉吟了半晌,然后只是淡淡的回了句:“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但是,皇后娘娘”伍太医听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怯懦的欲言又止。
王皇后看着伍太医没有要走的意思,就问道:“但是什么?”
伍太医为难的回道:“皇后娘娘,此事其他的医正官都参与了,他们全都知道了大行皇帝是死于突发胸痹之症,而并非是被弑君谋害,微臣该如何处置呀?”
王皇后回道:“叶良禽弑君谋反之罪已定,明早辰时就将被押往雍城门外枭首弃市了,这件事就这么着吧,你告诉众医正官务必守口如瓶,本宫自有封赏,倘若泄露了半点风声,就别怪本宫无情了。”
这伍太医虽然深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但做为医官的他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良知,他赶紧说道:“太子殿下不是曾经求过皇后娘娘救叶良禽不死吗,为何不趁此机会还叶良禽一个清白?”
王皇后长叹一声回道:“你可知那窦太后因为未央御审时叶良禽出手化解了本宫的危局,她已恨叶良禽入骨,巴不得叶良禽赶快死呢,如今陛下新丧,太子尚未登基,窦太后又虎视眈眈,时局实在不稳,如此关键的时候,本宫可不能就为了个叶良禽而再无端的与窦太后产生什么摩擦,影响了太子即位的大事。”
虽然伍太医还想说些什么,但这之后他就悻悻的被王皇后赶出了椒房殿,在门口还正好撞上了气势汹汹来找王皇后兴师问罪的窦太后。
斩首台上,听到王皇后说出“你真是好手段,”这句话的刘不周却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跪在那,微抬着头对着王皇后说道:“皇后娘娘说的在下怎么听不懂?”
王皇后愤愤的低声回道:“叶良禽,你跟本宫装什么糊涂,凌晨时分不就是你派人给本宫送的信吗?”
原来,今日凌晨,王皇后在睡梦中被一声异响惊醒,坐起后发现门外黑影一闪,她赶忙喊人,女官莫黎带着宫廷侍卫四处查找都没有发现有可疑之人。
后来王皇后在枕边看到了黑衣人留下来的一份包裹,她打开后观看,发现里面是一封字条,上面写到:闻后觅才而不得,才于吾处安好,若复得才,须昭雪叶之冤屈,还叶以清白。
这张字条的大概意思就是:听说皇后您一直想找回波才,如今波才在我们这,你要想要回波才,那你必须给叶良禽洗清冤屈,还他一个清白。
王皇后马上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看来劫走波才的人定是跟那叶良禽有着脱不开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叶良禽直接指使的,而那个送包裹的人也必是和叶良禽是一伙的。
今天下午窦太后已经给她发了最后的通牒,让她将波才交出来,否则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太子刘彻的登基顺利达成,这是王皇后心里最大的症结,因为只有太子顺利继位称帝,她的地位才能彻底稳固,眼前的诸多危局才能破解,到那时她就谁都不用怕了。
但是反过来,若是因为没能找回波才,窦太后因此真的阻挠太子顺利登基,以窦太后在朝中和地方上的庞大势力,王皇后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危机。
所以这一次她就算不想管刘不周这事,但为了刘彻,她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管了。
王皇后马上将太医伍邵找来,两人密议了半天如何为刘不周洗清罪名的办法,然后就带着伍太医和一众医正官赶到雍城门外的法场,让伍太医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面对王皇后的质问,虽然嘴上一直说着“不懂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的刘不周,其实此时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因为这一切就是他布的局。
奥琪布三人那晚劫狱之时,他就想得很清楚,自己绝不能就这么离开诏狱,因为只要他被劫走,从此必将一辈子背上弑君谋反的罪名。
被扣上这样一顶十恶不赦的大罪名,不管是先前结下了梁子的窦太后,或者是隔岸观火的王皇后,甚至是一直在帮助自己的太子刘彻,都必须全天下的缉拿自己,那窦太后更会借此机会将自己置于死地的。
但刘不周深信,景帝的真实死因一定会被太医们查出来的,此事王皇后也一定会知道,但她会因为顾及让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