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日子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从这天起胤禟、董鄂氏和乌尔苏就要天天进宫陪王伴架了。其实用通俗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一家人在外都工作了一年了,终于到了年尾家人可以团聚的时候了。所以不管是已经在外开府的大儿子们,还是还住在皇宫里的小儿子们,都应该回到自己的亲爹、亲娘跟前承欢尽孝,大家一起欢欢喜喜的过个新年彼此也好亲近亲近。
当然皇家也和民间一样,儿子陪老子,儿媳妇陪婆婆。像太后娘娘那就是家里的老封君,全家的最高辈儿,所有人都得去她哪向她老人家磕头问安。只不过,民间是一大家子都得在老封君哪吃年夜饭守岁,皇家就是所有人都去乾清宫吃大宴守岁。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是儿子陪老子在乾清宫陪宴皇亲、权贵。而上了玉碟的儿媳妇儿们就是陪婆婆。她们各自去自己母妃的殿里陪伴亲婆婆,当然如果你的亲婆婆不是一宫的主位,那你还得再多陪几位了。反正是没个统一的明面婆婆,谁上咱们亲爹的嫡妻都死光了呢!
皇上现存的儿子数量颇多,但死去的也不少。特别是在康熙爷二十岁之前,他那儿子真是没少死。说什么这孩子都站不住,还不分男女。
这个话题对荣妃来说太伤心,因为她那几年死的孩子最多,而且是三男一女全都没站住,要不这皇长子的位置,说什么也轮不到惠妃的胤禟。所以荣妃不喜惠妃这也导致了老大和老三的关系也特一般。
太子胤禟排位在第二,他是元后所生的第二子,身份自然是贵重。小名嫡子那不是白叫的,隔现在人家是正经的婚生子女,反法律保护。比起非婚生子女在名声上就要吃香得多。所以胤禟当然有他自傲的本钱了。再加他是康熙一手带大的,所以康熙就格外的心疼、照顾他,这当然也是因为康熙吃过没亲妈的苦,不想儿子再受啥委屈了。
不过胤禟的其他兄弟肯定不这么想,心说:“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啥咱爹就只对你一人这么好啊!”。所以当胤禟和乌尔苏又一次睡前夜话的时候,胤禟就吐露出了这个让他憋屈在心里十了多年想法儿。乌尔苏听完后还真往深里给胤禟分析了一下。
乌尔苏上大学时的那儿会,有个同学是家里的大姐。她在girltalk时总是说她妈偏心,只对她妹妹好。乌尔苏本身是独生子女,因为太孤独还总想让她爸妈给她再生个弟妹陪着她玩的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把少年、青年时的所有感情都投在了韩可身上,当然最后反弹也大)于是就问她说:“有个姐妹多好啊!你妈对她好,就好点儿呗!反正也是你亲妹妹,再说你还比她大,姐姐让着点儿妹妹怎么了!”当时那个同学就说了“你是没有过妹妹,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感受,所以才说的这么轻松。”然后她又问了:“那~难道你妈对你真这么不好?”那位同学叹了口气说:“我妈怎么会对我不好呢!你看我这都快二十的人了,平时在家我妈从来都不用我干什么活,就连我的袜子我妈都给我洗。我想吃什么她就给我买什么、做什么。对我是真的很好。”于洋洋(乌尔苏)这回就真是不明白了问:“那即然你妈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还说你她偏心呢!”同学又说:“对我好是好,可是和妹妹一比还是差一截子。就比如说如果家里有三块蛋糕,我妈自己舍不得吃,会给我们两个女儿留着。可是到分蛋糕的时候,我妈就说了,‘老大你吃一块,剩下这两块都给老二,老二小。’”于洋洋(乌尔苏)就说“那你就给她两块呗!”“恁什么呀?我们都是我妈的女儿,凭什么她总是吃两块,而就我只吃一块啊!当然还不光是蛋糕的事儿,基本上其她所有的事儿都这样!你说都是亲生的,凭什么事事儿我都要让着她一头,凭什么啊!”同学当时的情绪特激动。把于洋洋(乌尔苏)她都看呆了。
所以,乌尔苏就把她同学的事儿讲给了胤禟听。听然是改良版的,比如把同学改成了她在盛京时的大丫环啥地。
别说胤禟听后还真就冷静了下来,他合计了一下问乌尔苏。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就说她是‘不依族’呗!人啊总是这样,只能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和强的地方,却看不到别人不如自己、羡慕自己的地方。就比如说姐姐、妹妹这事儿吧!如果真有一天她们的亲额娘不在了,她如果真遇到什么事又向谁说,倾诉自己的心情,外加讨办法呢?这世上还有谁会还扶植与她呢?恐怕到时还是得找这个亲妹妹吧。”
乌尔苏看了看胤禟一副好像他一辈子也求不到太子的表情,只好又换了个说法儿:“爷~你只看到了太子爷得到了皇阿玛的关心,可皇阿玛对他这么关心是用什么换来的呢?是因为他出生就死了亲额娘!太子得到的爱本就比爷少了一份。民间常说,‘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要饭的妈!’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母亲一心对孩子好,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皇阿玛是对太子好,可他会为了太子付出生命吗?恐怕不只是生命,但凡太子要是有一点儿不臣之心,皇阿玛即使心里再疼爱他也会手起刀落吧!”乌尔苏这句大胆的话儿,让胤禟吓了一跳,就好像晴空突然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