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温今年三十出头,是个水泥匠,来自山东,因为军阀内战不休,土匪作乱,被逼的没有了活路,跟随着逃荒的人群来到了大同。
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也和别人一样,填饱肚子,参加了挖地道的活计。
后来看到地道四周的墙壁很松软,经不起大的震动,需要反复的清理泥土;往往本该一天完成的工作量,需要三天才能完工。
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想到如果在墙壁内部打入少许水泥的话,肯定不会造成这种现象。
一天,一个军官摸样的人前来查看地道的挖掘进展情况,李老温看到对方和蔼可亲,没有其他地方大兵的凶恶摸样,大着胆子上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长官,俺觉得如果在地道的墙壁上先打孔,注入少许水泥,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返工现象。”
“哦,说说看。”那名军官闻听,饶有兴趣的蹲在他身边。
“长官是这样…..这样….”李老温在地上比比划划,将步骤一一说明。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俺在山东老家是泥水匠,经常盖房子,稳固地窖。”
“泥水匠?这么说你对这行很感兴趣?”年轻的军官脸上露出了笑容。
“是啊,俺想过带着全村的壮年建立一个建筑队,可惜,还没开始,人就被抓完了,要不是俺的右腿不方便,现在也吃兵粮了。”
“建筑队的事情以后再说,你想不想尝试着开家小厂,你看,大同地区最多的是什么?黑煤灰和山泥,如果制成砖头和水泥的话,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个俺不行,一是没经验,没技术,二是没钱。”李老温吓了一跳,站起来连连摆手。
“技术我给你,经验边干边累积,钱我先借给你,这样吧,半年之内免息,以后就照四分利收取,你看如何?”
“有这样的事情?您不是是糊弄俺吧。”李老温感觉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狠狠的砸中了自己的脑袋。
“我说话算话,吃完晌午饭,有人会去找你商量建厂的事情。”年轻的军官说完,就转身离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李老温久久未能醒过神来。
果不其然,当天晌午十分,就有两个身穿大褂的人找到了李老温,先带着他去看了建厂的地址,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开始挖地基。
半个月后,一间简易的小厂房建了起来,紧接着一台台机器被装入了厂房。
就这样,李老温的水泥、砖厂开了起来。如今二年时间过去,工厂的规模早已不是那不足五十平米的小厂房,而是拥有一大二小总面积达到二亩的大厂。
他不但还清了当初的两万大洋,而且每月有一千大洋的纯利润。
李老温想起这两年的经历,如同做梦一般,当初那名年轻军官的身份,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就是这方圆百里的拥有者,任家少爷。
抱着一份感恩的心情,李老温不但按时交纳税款,还不时的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心来的灾民,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善人。
“老板,有人来参观工厂。”李老温沉浸在回忆之中,突然被一声喊叫惊醒。
“是三娃子啊,参观你就带他们去看吧,叫俺做什么?”李老温思绪回归,听说是来工厂参观的,没有过于在意,这两年来看的人多了去了,有开纺织厂的、罐头厂的、农具厂的……自己不知道接待了多少,早就失去了当初的兴奋感。
“不是,是鲁迅先生带来的。”三娃子满是通红的脸上掩不住兴奋的表情,鲁迅先生在大同地区,那名声可是如雷贯耳,没有不知道的,连任家少爷都是人家的学生。
“什么?鲁迅先生,臭小子,你怎么不早说?”李老温听到鲁迅先生前来,身子猛地从凳子上站起,火急火燎的向大门口跑去。
李老温在奔跑中,远远地望见大门口一群人正在对着工厂指指点点,心中一急,加快了脚步,接近门口,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激动万分,来到鲁迅面前,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说道:“先生来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俺好做准备。”
“哈哈哈,各位,这就是我们的农民企业家李老温。”鲁迅握着李老温的双手,介绍给李大钊他们认识。
一一见过礼后,李老温带着大家想厂房里面走去,边走边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李老板,你的工厂有多少人?”
“三百多工人。”
“人不少嘛,你这里的工人一个月能拿多少酬劳。”
“这个是根据分工不同计算的,大工一般每月十块大洋,小工四块,还有那些临时前来帮忙的,按天计算,十个铜子一天。”
“为什么工钱的相差会这么远,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不是剥削吗?”
“这怎么是剥削?技术人才就应该多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啊,多劳多得,是俺们少爷经常说的一句话。”
“少爷,哪个资本家的少爷?看来你还有一个后台的大老板,资本家的本性充满了贪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语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