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妈妈们要对婴儿呵护备至,如果护理不当的话,会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婴幼儿护理保健包括很多方面,如:婴儿抚触、臀部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头部护理、脸部护理等等。
宝宝的护理更多的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所以,一些细节之处要特别关注。
1.囟门——宝宝健康状况的“窗口”
新生儿头部有两个囟门。其中前囟门最为重要,被视为宝宝健康状况的“窗口”。前囟门位于头顶部中央靠前一点的菱形裂隙,出生时约为2×2厘米大小,以后随颅骨的发育可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发生变化,到1~1.5岁时此囟门即闭合。正常情况下,用手摸前囟门,感觉平坦,无张力,有跳动。
囟门的闭合是有规律的,后囟一般在出生后2至3个月闭合。如果前囟门闭合过早(多指6个月内就闭合者)或过小,则见于小头畸形或者摄入维生素D过多。如果前囟超过1岁半还不闭合,多是由于骨骼发育障碍,见于佝偻病、克汀病、脑积水等;若前囟隆起,摸上去感觉紧绷绷的或凸起,说明颅内压增高,多见于颅内出血、脑膜炎、脑脓肿等。小儿在哭闹时,由于颅内压有增高,囟门也会稍紧张,略有膨出,但安静后即恢复,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家长应养成习惯,经常摸一下宝宝的囟门,做到心中有数。
2.婴儿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口水是口腔中一种叫做唾液腺的腺体分泌的,也叫做唾液,它有帮助消化的功能。每人每天分泌的唾液量是很大的。5~6个月的婴儿口腔相对较小、较浅,加之唾液分泌增加,闭嘴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致使分泌的唾液来不及咽下便顺口腔流出,刚换上的围嘴不久又湿透了。特别是在孩子出牙,开始学习咀嚼、进食时,流口水会更为明显,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以后随着牙齿的萌生,口腔深度也逐渐增加,流口水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也要注意婴儿患口腔炎症,俗称生口疮。由于炎症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加,所以也流口水,此种情况常伴有食欲不好,同时婴儿因炎症疼痛而哭闹。遇到婴儿流口水多时,应注意观察一下其口腔黏膜和舌部有无充血、疱疹或溃疡。由口腔炎引起者,应请医生诊治。另外,孩子若患面部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呆小病或脑发育不全也可发生流口水。
3.防止婴儿生痱子
痱子是热天常见的一种皮肤炎症,如果护理不当,常造成糜烂和感染。
(1)要勤洗澡。天气炎热时应每天洗1~2次澡。洗澡时不要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如果需要使用时,可选用碱性小的儿童肥皂。若已长了痱子,洗澡时要避开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皮肤形成糜烂或感染。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再扑些滑石粉。有人用爽身粉或痱子粉,由于其中含有刺激皮肤的化学成分,反而对皮肤不利。
(2)正确护理。衣服要宽松,居室要通气。要勤给宝宝擦干汗水,以防淹着皮肤而加重刺痒。对1周岁以内的婴儿,不要长时间抱着或背着。可以在凉爽通风的地方铺一席地,让宝宝自己爬着玩,或者放在小车里玩。如果是睡在小床上,要勤给婴儿翻身。
(3)饮食。暑热天可给小儿多喝点如绿豆汤、绿豆稀饭、小豆粥等清凉饮食,多吃青菜和瓜果,这样既可消暑解毒,又可补充水分及维生素,增加凉爽感。
4.保持清洁,要给婴儿剪指甲
小婴儿有爱吃手的习惯,如果不经常剪指甲,指甲缝里的细菌就会被吃进肚子里,引起腹泻。婴儿的皮肤黏膜较娇嫩,指甲过长容易划破皮肤黏膜,手指的细菌就会乘机进入伤口,引起炎症,所以应保持清洁。尤其是手的卫生很重要,家长要经常给小儿修剪指甲,避免小儿指甲过长。剪指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剪指甲要在婴儿睡觉时进行,以免孩子乱动而伤及皮肤。
(2)要使用细小、清洁的剪刀,最好能到药店买一把手术用小剪刀来使用。
(3)因为小婴儿的指甲很软且比较深,剪时不要伤及其他部分。同时注意指甲边缘要光滑,以防婴儿无意识地抓破皮肤。
(4)剪完后要将婴儿的小手擦洗干净,保持其清洁。
(5)在剪指甲时,不能剪得过短,妨碍孩子的正常活动。
5.婴儿趴着有利于发育成熟
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整天让孩子平躺在小床里,脑袋后面睡得扁扁的,既不让宝宝侧着,更不能趴着,说这样将来脑袋长得正,趴着容易窒息等。究竟婴儿能不能趴着呢?其实是可以的,而且还有好处。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经常漾奶、吐奶,如果婴儿平躺着,发生漾奶、吐奶,家长又没能及时发现,婴儿很有可能会将奶汁误吸入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而让其趴着呢,奶汁则会顺嘴角流出,避免上述意外发生。
婴儿趴着就需要靠手臂来支撑,他为了自身保护,需要努力抬头、挺胸,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臂部、颈部、胸部肌肉。趴着压住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