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个在益州山林中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袁绍,大汉已无祸患,正显昌盛之相!
而这一切,都是刘备带来的。
因此,在荀彧眼中,继光武之后,三造大汉的刘备,完全当得起泰山封禅。
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刘备的拒绝。
泰山距离太远,一来时间紧张,二来刘备觉得战事刚平,百姓甚苦,不愿铺张浪费。
因而,他自己择定了长安城东南方向的骊山,作为封禅之地。
众人劝了几句,见刘备已经拿定主意,也只好答应了。
之后,众人又对年号、国都以及刘协的安置问题等,一一进行了讨论。
这一商议,一个白日就过去了。
因为刘备即将登位,便暂居皇宫,其余人则是出宫回府了。
很快,刘备登基的消息便传入了民间,而陆续收到朝廷传诏的牵招、韩馥、公孙瓒也纷纷往长安赶。
百姓对于谁当皇帝,并不是非常关心。
但他们也知道,是刘备结束了大汉这些年来的动乱,加上刘备素得民心。
所以,民间自发颂扬起刘备等人的功绩。
口口相传之下,刘备、张与、关羽等人的名号几乎无人不知,连街头巷尾的稚子都能将他们的经历说得头头是道。
也是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也有了泛滥的苗头。
一些人也想趁此捞些好处,便暗地里掺和了一手。
但这些事,忙完了冬至祭天大典,又开始忙活刘备登基大典的众人,根本无暇关注。
直到二月十日。
早朝。
明明手掌暗线,但却疏于防备,以致于晚了一步出手,未能及时控制舆论的少府麋竺,沉声上奏:
“陛下!汉王!近日长安流言四起,言陛下与汉王,有意晋封留侯、关将军与张将军三人为王。
百姓附者甚众,臣遣人去查,发觉关内多有此流言!
此事蹊跷,臣请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