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殿。www.shuhaimanbu.com
圣人还未入殿前,诸臣在殿中小声私语。
“左相脸色不太好啊!”
韦坚见李适之神情憔悴,忍不住说道。
“呵呵……韦尚书,你的时机到了。”
李适之答非所问,他向韦坚暗示一句。
“相公难道要荐我为吏部?”
韦坚心中一喜,赶紧凑上前,耳语道。
在尚书省权柄被架空以后。中书省的右相(中书令),门下省的左相(侍中),是固定的两个宰相位置。
尤其是“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堂,在中书门下堂又设立吏房、兵房、户房、枢机房、刑礼房后,直接让六部尚书的职事官变得几乎没有权力。
如韦坚是刑部尚书,虽然他权力很大,很强势。但厉害的不是“刑部尚书”,而是韦坚兼任刑礼房的差遣官。
如果哪个尚书没有兼职中书门下五房差遣,那基本上和养老差不多。
但现在政局还未大变,李隆基一般在任命尚书的时候,必加五房差遣。
在韦坚的念想中,他只要当吏部尚书,领中书门下堂吏部差遣。入相之势更为明显。
说不定哪天李隆基一高兴,就给他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着吧!”
李适之拍了拍韦坚的肩膀。
这时,监礼官唱礼:“陛下至!”
“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整着恢复姿态,向李隆基一拜。
只有韦坚心不在焉。
人这一生,为了名利而追逐,哪怕知道布满荆棘,哪怕知道会付出生命。
朝堂上,枢机议事、日常事务、地方事务先后回禀、处理。
其中枢机议事,是宰相和皇帝提前在中书门下堂商量,然后才告知诸臣。
无臣子再禀告事宜,就在李隆基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李适之上前向李隆基一拜,缓缓说道:“启禀陛下,臣近日处理政务时迷幻出错,心力憔悴,上请移病。”
移病,是辞职的委婉说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武百官无一不震动,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李适之。
不明白,实在不明白。左相如日中天,正是仕途巅峰求进之时。再迈出一步,就可以问鼎首席。
而且左相的身体一向不错,以酒名动长安,怎么能甘心辞官呢?
设身处地,即便生病,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就一定不会离开这个位置。
权力一旦到手里,哪怕是贤明、清正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放手。
韦坚此刻也懵了,他以为左相会推荐他为吏部尚书。没想到左相竟辞去相职。
他苦苦追逐的权力,左相竟这么轻易放弃。他与左相接触颇多,没感觉到左相身体有什么不对。
不过他心中又突然涌来惊喜,因为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同。左相空缺,会立刻推举出新的宰相,主持门下省事务,位列两班。
听李适之刚才的意思,像是要临走前推举他为左相,这比梦中还要美好,简直是喜从天降。
同样的,右相李林甫眉头一下凝起来。www.hanlin.me
工于权术的他,连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想去算计人。
起初他也愣了一下,不过他可是策划了“杨璹事件”那样的阴招。
再结合他一直期待的“父相子帅”,立刻明白李适之这老匹夫以退为进,准备给李瑄让道。
李适之一旦离开权力中心,圣人便不会猜忌掌兵的李瑄。
这一刻,李林甫不得不佩服李适之的决心与果断。
识破这种的凶险困境,不是去压制儿子,而是自己挺身罢相。
李林甫一向看不起李适之,但此时此刻他对李适之刮目相看,他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魄力。
越想心中越乱,李林甫微微闭上眼睛,等待圣人的决断。
“古代陶渊明仕途不得志,归隐山林,卿已至宰相,又不像贺监那样年迈,为何要主动请辞?如果真需要养病,朕准你一个月假期。辞相之事,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李隆基一听李适之要辞职很不开心。他最想的事情,是朝堂稳定,这样他就能安心享乐。
每一次换相,都会有不稳定期。
只有主动犯下错误,才会提出罢相。
所以李隆基并不同意李适之请辞。
李隆基觉得李适之未有过错,甚得他心,为什么要罢相呢?有病养几日不行吗?
“臣蒙圣恩,无以为报,只能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自成宰相,明白国家社稷之重,明白百名苍生的期盼,然迫于疾病,不能再负重位。臣自知疏忽糊涂,握笔常现错字,若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