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陌刀军”的兵种,在伏击中大放异彩。
只是数十人伤亡,就挡住数千骑兵的冲突。
“当张兴刀者,人马俱碎,将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推进。这个张兴,一定要拜为将军。”
李隆基将贺表的一段话念出来,顿时觉得张兴此陌刀将异常勇猛。
决定像王难得、南霁云一样,封一个南衙禁军的将军,用以标榜身份。
“恭喜圣人喜得良将。”
李林甫立刻恭喜道,虽然他知道张兴是李瑄的手下。但无法挽回的局势,索性拍李隆基一个马屁。
还有,刘单这个竖子,早晚要整死他。张兴已经“人马俱碎”,够夸张了。
但把李瑄描绘的,简直跟神一样。
“阵成,帅披马甲择亲卫入阵,及午至黄昏,三军尽披靡,独斩千人。”
“帅见大将阿勒卜出阵,跃马持槊,一击夺命,贼众溃,大呼驰入,铁甲尽摧。”
诸如此类的描述,将个人武勇决定胜负,发挥得淋漓尽致。
更何况,回纥还是被突袭、包围、再包围的情况下。
回纥五万骑南下,只有不到两千骑逃走。
在军事战斗上,这就是算全军覆没。
斩俘与死亡比例,更是小到十几比一。
李林甫虽然恨李瑄,但不得不佩服李瑄是当代第一名将,勇武史书难寻。
“据说回纥领军者为骨力裴罗的继承人磨延啜,他为了逃跑,用金蝉脱壳,冒充小兵。没有抓住他,已经不重要了,只是金甲和狼头大纛,就与其一个份量。”
李隆基认为获得金甲和回纥的狼头大纛,足以比上生擒磨延啜的军功。
“圣人英明。回纥在西域有影响力,如此轻松战败回纥,大唐在西域的威名更甚,等李将军大破吐蕃,西域诸国必纷纷遣使来唐。”
裴宽也拱手说道。他是力挺李瑄的。
曾作为主帅,裴宽敬佩李瑄的作战方式。
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哪能用一句勇猛,将其全部概括。
“我准备授七郎为柱国,两位意下如何?”
李隆基问李林甫和裴宽。
其实李瑄的军功早就可以封上柱国了,但李隆基想到李瑄还要与吐蕃大战,上柱国之事再缓缓。
“回圣人,李将军是国家的支柱和栋梁,当有此封。”
裴宽立刻回道。
“圣人英明,臣也赞同!”
势不可挡,李林甫只能默认。
李隆基非常满意,他已派人送诏书向骨力裴罗质问,等待骨力裴罗的答复。
他又将李林甫和裴宽拉到大唐的版图前,他指着地图说道:“七郎说过,中国当尽拥有黄河,这一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从文明诞生以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女。
自古以来,黄河的上游从未被华夏拥有。
当李隆基治下的华夏,能尽有黄河,这将是开天辟地的功绩。
“有李将军在,别说黄河,长江的上游,也会被圣人掌握。”
裴宽趁机向李隆基吹捧道,实际上他也是胡说。
“朕甚期待!”
李隆基没有好高骛远,只是摸着地图上黄河源头的那片区域。
那里曾经是一个叫苏毗的国家,现已臣服吐蕃。
……
翌日早朝后,授李瑄为柱国的诏书快马加鞭送往湟水。
同时,李隆基赏赐李瑄三百金,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绢三千匹。
对临洮军和赤水军也继续厚赏,赏资从京兆府库出。
如封张兴为千牛卫将军,封辛云京为右领军卫将军,封李朱师为右武卫将军。
封安重璋、荔非元礼、车神塞为禁军中郎将。
让荔非守瑜领了禁军的郎将。
当李瑄率领兵马回到湟水时,李隆基的诏书七百里加急送至。
这些消息传过来,是为在与吐蕃大战前振奋军心。
如果南霁云、张兴、辛云京等领禁军将军的人若再立功勋,说不定会封爵。
哪怕是个虚封的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虽然没有僚属的封赏,但李瑄在战后会将高适、刘单、岑参、杨绾、刘晏等人的品级奏升几级,兼更高的职事官。
届时李隆基必然会同意。
有这样的履历,哪怕以后他们不当僚属,也可以下放为一郡太守。
到湟水城后,李瑄吩咐临洮军、赤水军、河西诸胡军,修整五日,补充睡眠。
五日后,也就是十月下旬,对吐蕃的战斗正式开始。
“刘判官,士兵的纩衣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