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问李瑄大食局势的时候,李瑄分析艾玛阿拔斯必将推翻倭马亚王朝,成为阿拉伯帝国新的掌控者。
历史上的阿拔斯王朝存在五百年,在蒙古西征的时候,与阿拉伯帝国一起轰然倒塌,朝代与国家,同时埋入历史的尘埃中。
从此,阿拉伯不再是一个国家。
李隆基认为艾玛阿拔斯一个起义军的新继任者,会畏惧大唐的天威,任由他拿捏。
殊不知在诏书到达大食的时候,艾玛阿拔斯率军攻占大马士革,推翻伍麦叶王朝统治。以艾布·阿拔斯为首的哈希姆家族利用人民起义的成果,被拥立为哈里发。
开国君主没一个简单的,艾玛阿拔斯可是自称“萨法赫”,此为屠夫之意。
意思是要铁血统治大食,李隆基的诏书,不仅不会让新锐的艾玛阿拔斯俯首称臣,还会让他愤怒。
黑衣大食出使大唐,从来都是平等的礼节。
大唐凭什么统治大食?
他们认为自己高贵不可侵犯,李隆基这种无疑是对他们的亵渎。
哪怕战胜吐蕃也不能,因为他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神祗。
……
天宝八载的科举,李瑄录取进士足足六十八人。
震惊朝野!
因为科举录取的进士,往往是二三十人。
同时,吏部铨选官吏全部完成。
因为赵奉章考核掉的官吏,有数百人。
李瑄优先将诸科及第者、进士,安排到地方为官,然后才是门荫入仕者。
平民百姓科举通往仕途的道路更宽。
许多本无法及第者,都能踏上仕途。
他们的质量,远远超过门荫入仕和举荐入仕的官吏。
科举入仕,包括明经等在大唐的官员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五。
这种比例太低,李瑄将来一定大幅度增加。
从明经到进士,及第数量扩大是必然的。
如此情况下,更多的文人士子发奋读书,因为他们心中的希望在变大。
当然,李瑄也在天宝八载的科举上,向文人士子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能理念。
进士科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锐意进取的年轻人,甚至刚刚及冠。
他们天资聪颖,可能本就不适合做官,一辈子皓首穷经,对镜白发,是国家的损失。
他希望这些满腹才华的落第者,不必过多拘泥于科举,也可以保命济生堂,学习医术。
十年之内,若成为良医,依旧前途无量。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也表达了天下文人如果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那么就希望在医学领域做出贡献,以拯救天下苍生。
李瑄身为宰相,把相与医匹配在一起。
就是希望大唐有朝一日,不缺少医生。
甚至在大唐医道上,继往开来,无限升华。
李瑄能地位和所作所为,使他的话语非常有信服力。
有数百名年轻文人,转身进入济生堂,投身于医道之中。
李瑄通过中书门下堂,将长安东的官家田地,再划十顷为药田。
……
常平新法,又经过一年多的布置,已经传遍天下郡县。
由于常平新法在常平粮仓的基础上实施,每一郡,每一县。
都有常平粮仓。
使得常平新兵到位,法令至。就可以进行实施。
李瑄在一年内,处死三名郡守,十七名阻挠新法县令,将他们的头颅传递诸道郡县。
使得地方官吏知道李瑄要大开杀戒。
但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李瑄根本杀之不尽。
他只能凭借常平新兵的告密。
郡县在得知常平新兵是李瑄的密探以后,做什么事情,都防着常平新兵。
而常平新军表面上只是收账的,没有更大的权力,无法干涉郡县政务。
当一只大手遮蔽的时候,常平新兵也没有办法探索更多消息。
通过百姓的打听,罪证又不足。
李瑄杀人不是平白无故,也是讲证据的。
但由于律法的严厉,官吏们还能老老实实,豪强大族忍痛。
常平新法的成果竟然有上升的趋势。
这让李瑄十分矛盾。
百姓能不被豪强兼并,李瑄是开心的。
但他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与他的理念,背道而驰。
“相公,今年的梨树,好像有一枝枯萎了……”
姜月瑶挺着大肚子,来到后花园,向在梨树下看书的李瑄说道。
听到姜月瑶的话,李瑄才抬头。
他之前没注意,确实有一枝梨花未开,还挺大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