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阿拔斯将罪责都归到齐雅德·伊本·萨里头上。
艾布·阿拔斯虽忌惮呼罗珊总督功高震主,但对他的能力非常看重。
“大食是主的子民,岂能容异教徒污蔑……”
艾布·阿拔斯一声令下,大食诸地主力,开始往萨末鞬城调集。
诸行省虽没有呼罗珊地区兵强马壮,拧为一股绳,也不容小觑。
大食人好战,每一次征兵,都能征集很大一部分“志愿者”,他们称之为穆特瓦尔。
另外,艾布·阿拔斯,又令大埃米尔率领五万骑兵近卫军,前往萨末鞬城支援。
大埃米尔是名义上的大食军队统领。
大食有首都有一支近卫军,共十万人,其中骑兵有一半,算是倾巢而出。
这支近卫军骑兵很大一部分都是呼罗珊人,装备比呼罗珊骑兵更精良。
大食近卫军骑兵中,还有一部分突厥奴隶组成,大食很看重突厥在基因里的骑射本领。
艾布·阿拔斯为了表示对呼罗珊总督的信任,特意吩咐亲信大埃米尔听从呼罗珊总督的调令。
大埃米尔只提意见,指挥骑兵。
由于李隆基在李瑄的攒动下,侮辱艾布·阿拔斯,大食又想全力保卫刚得到的河中,使这个新兴的帝国,在建国仅仅两年后,就开始一场国战。
宿敌拜占庭帝国虎视眈眈,一旦失败,黑衣大食必会有难以承受的结果。
但战争就是这种,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广袤的土地和人口,双方都在赌。
并且都认为自己必赢。
……
西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长安已是草长莺飞。
长安的才子佳人,曲江尽游春天,一切都是歌舞升平。
人们看到曲江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无不想到那个堪称传奇的男子。
离开长安已有一年,长安的百姓皆思念。
因为杨国忠首席宰相当得太差了。
五杨嚣张跋扈,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咬牙切齿。
百姓们不理解,小相公好好的,为什么被杨国忠这个庸人挤下去。
十一载元正刚过,裴宽在杨国忠进谗言下罢相。
裴宽已经当宰相够长了,但朝政被杨国忠这个小人把持,他不甘心。
但他知道,他没有能力对抗杨国忠和五杨。
除非李瑄归来!
而李瑄离开长安的时候,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确自己变法的意志,即便战争胜利,也难以回来。
裴宽只能含恨离开长安,到地方当太守。
朝廷许多文人官吏,在等待“春风”,但杨国忠一有机会,就将变革派赶出长安。
这是李隆基默许的。
一月下旬,由于陈希烈柔和易于控制,在李林甫死后,靠近杨国忠,被杨国忠推荐为右相。
李隆基没怎么思考,就同意杨国忠的推荐。
杨国忠为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将吏部尚书改为文部尚书,自己兼任。
将兵部尚书改为武部尚书。
将刑部尚书改为宪部尚书。
自杨国忠拜相后,李隆基认为天下太平,无复可忧,遂冬居华清宫,春回兴庆宫,以声色自娱,一切政事都委之杨国忠,自己高居无为。
去年在华清宫的时候,一个月都未见到李隆基的身影。
许多劝谏的信件,只能到达杨国忠手中。
但也有例外,李隆基一直关心着安西的战事。
哪怕再昏庸的君王,也痴迷于开疆扩土,以及身后的大事。
谁不想成为千古一帝呢?
李瑄的奏书至长安后,未入中书门下,由羽林郎交给内侍省,再由高力士,转交给李隆基。
“碎叶水之战大获全胜,大食十万兵马全军覆没。那大食国王还敢在朕面前叫嚣吗?”
“七郎虽满腹才华,但还是更适合当将领啊!古往今来,唯有七郎能以数千死伤,全歼十万大军。”
南熏殿中,蒙蒙醉意的李隆基看到捷报后,一下转醒。
诱敌深入,使大食孤立无援。还好他英明,没信边令诚的密奏。
李隆基认为,大食败亡这么多兵马,河中诸国,大唐唾手可得。
“是啊……打仗还得看七郎,其他不知兵法,没有武略,连赵括、马谡之流都算不上,不能相信。”
高力士在一旁向李隆基说道。
最近流言蜚语可不少,他不想李隆基被这些空穴来风的话误导。
“不错!禄山刚奏请率范阳、平卢精兵去征伐奚族、契丹,一雪前耻。七郎就又要乘胜追击,饮马雷翥海。再加上南诏阁罗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