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胸中有沟壑,眼里存山河,李泌认定李瑄是真正心怀苍生的英雄,才会全力辅佐。
“先生之言我也懂!一想到圣人的恩宠,我就惭愧。圣人不曾辜负我家!”
木已成舟,李适之虽然会毫不犹豫站在李瑄身边,但想到门前四戟和圣人的恩宠,心里就难受。
“但圣人辜负天下!天水王与太子并不和睦,假如太子继位,天水王将不会再有任何拯救苍生的机会。”
李泌向李适之提醒道。
李适之听后恍然,他以前一直担心李亨继位后会如何对待七郎。
但每每李瑄表示不必担忧。
一旦兵变完成,确实不需要担忧李亨。
“看七郎了,我已老迈,无能力帮助七郎!”
李适之叹口气,他在长安的人手,翻不起任何风浪,无法帮助七郎清君侧。
“宋国公不必操心这些,领兵打仗,天水王当世无双。只是天水王放不下宋国公,希望宋国公能离开长安。”
李泌说出来此的目的。
一旦李瑄入玉门关,自然要想办法去掌控陇右军和河西军。
此举动与造反无异。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首先会意识到李瑄在装病,然后觉得李瑄也和安禄山一样谋反,一定会问罪李适之和李瑄的儿子李奕。
“我的儿女都在长安,要怎么离开?”
李适之也知道谋逆大罪一旦证实,牵连甚大。
他老迈不惜死,但满堂儿孙不该如此。
“我听说圣人在三日后,要再次前往华清宫。届时您装成受到打击,一病不起。这样宋国公的儿孙们就能留在您身边。”
“您不是囚犯,在长安有众多理由出城。可以申请在骊山下的天水王宅院养病。”
“等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来以后,天水王的亲信就会准备车马,接您和您的家人前往陇右的莫门军。”
“现莫门军使为高锴,是天水王在朔方时的老部下,对天水王忠心耿耿。且莫门军紧邻白兰羌,白兰羌王对天水王马首是瞻。”
李泌向李适之说道。
“安禄山今年会造反吗?”
李适之还顾虑这一点。
“不知道!但天水王笃定会。”
李泌摇了摇头。
“听先生的安排了。”
李适之咬了咬牙,也只能这样。
接下来,李泌先居住在宋国公府。
罗兴联系廖峥嵘,以及京兆地区、关中地区忠于李瑄的常平新兵。
要从常平新兵之中,挑选骁勇,护送李适之一家人安全到达莫门军。
同时,莫门军也会出兵接应。
这时候,逐渐代替郡兵职责的常平新兵尤为重要。
地方太守收到杨国忠的命令拦截李适之,也有心无力。
招募乡勇需要一定时间。
更何况在陇右地区,李瑄的影响力大于任何人。
翌日,李适之听说李瑄边关大病后,也卧病在床的消息传遍长安。
人们都认为李适之思子成疾,没有怀疑其他。
李隆基派遣高力士探望,并令御医诊治。
但李适之装得很像,御医不敢胡言,只能以思子成疾上报,并开药调养。
没几天,传出来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已经无法再饮酒。
人们唏嘘不已,认为这是行将就木的征兆。
李适之披头散发,忍饥挨饿,故意三天才吃一顿饭,身体自然虚弱,面如菜色。
御医看了都摇头!
由于李霅、李季卿、李玉莹等不知道李适之在装病,感情流露,不断哭泣,探望的客人们将此告诉其他权贵。
以至于长安权贵都以为李适之活不过今年冬天。
李隆基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因为李适之重病,而放弃去华清宫。
他心情也不好。
至于李适之的儿子、女婿请假不朝也无所谓。
一则李隆基本就不上朝。
二则是他们的权力被杨国忠架空,可有可无。
十月下旬,李适之想去骊山脚下果园边李隆基赏赐给李瑄的宅子养病。
李霅等只能同意,用车子将李适之拉在那里,希望在安静的地方父亲病情会好转,能正常一日三餐。
骊山脚下的宅子中,杨国忠还亲临看望李适之,他巴不得李适之快点一命呜呼。
等李适之死亡的消息传到波斯,说不定还能打击一下李瑄。
他看李适之苍白无力的脸色,觉得李适之将要油尽灯枯。
临走的时候,杨国忠又假惺惺地让李霅好好在家陪伴李适之,并送上大补之物。
与李适之不远的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