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向皇帝说道:
“请陛下明确,朝廷哪些机构是内廷衙门,哪些机构是外廷。”
“以后不要再随意改动,让外廷手足无措。”
朱由检微微皱眉,不愿意现在就定下来。
但是袁可立强求,否则就不再谈下去。
对他有些没法,朱由检也知道了文臣的态度。同样的套路很难对他们袭击第二次,以后再把外廷衙门改入内廷,绝对会有人抗争下去。
尤其是想到那些脖子更硬、历史上为大明殉节的文官即将回归,朱由检不愿在这点上纠缠,决定尽快定下来,保住胜利果实。
所以他明确道:
“内廷现有的十二监四司八局,以及锦衣卫监、上林苑监、三经厂、宝和六店等等,都是内廷衙门。”
“朕以后如何调整,外廷不得过问。”
“锦衣卫也对内廷违法人员有处置权,不必经过外廷。”
这是应有之义,也是以前的做法,袁可立表示认可。
只是请求皇帝如果做出调整,以后要知会外廷,免得外廷不知,事情产生混乱。
朱由检点头答应,然后提出要求,说道:
“内阁有个内字,应该归属内廷。”
“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同样应该属于内廷。”
一口气要了四个衙门,还包括最重要的内阁。袁可立有些生气,觉得这不是商量的态度,有些气愤地道:
“陛下若如此说,请和内阁大学士商议。”
“只要他们愿意彻底成为内廷衙门,老臣没有异议。”
朱由检心中讪讪,没有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说道:
“内阁、翰林院就和光禄寺、鸿胪寺一样,属于外廷偏内廷的机构吧。”
“但是詹事府要留给太子,以后由内廷任命。”
詹事府是辅导太子的机构,的确应该归属内廷。否则太子一个衙门都没有,实在太不像话。
袁可立对这个已经沦为翰林院迁转机构的衙门不太在意,在皇帝坚持下答应下来。只是希望皇帝任命詹事府官员时,仍旧要从翰林院挑选,否则翰林院等清贵衙门都会有意见。
朱由检对这点表示认可,打算先把詹事府夺回来再说。以后怎么用詹事府,他还没有想好。
毕竟这个机构太敏感了,关系到皇帝和太子的关系。
国初之后,詹事府基本上废弃不用,只供翰林院官员迁转。
至于国子监,袁可立直接拒绝,认为无需商谈——
监生有资格直接做官,为了避免皇帝大规模任用监生,文官都会反对。
朱由检振振有词,说道:
“国子监和钦天监同属于监,是监就应该归属内廷。”
“否则外面的人分不清,把国子监和钦天监的负责人称为太监怎么办?”
袁可立气极反笑,向皇帝道:
“国子监在本朝初年称国子学,钦天监也曾称为太史院。”
“陛下不愿它们被称为监,可以把它们改回去。”
“老臣绝无意见!”
朱由检尽力争夺,说道:
“国子监生也被称为太学生,可以改称太学,朕自己设立低一级的大学或学堂。”
“但是钦天监一定要划归内廷,留在外廷朕不放心。”
“西方传过来的天文地理知识袁卿应该有所耳闻,现在是大变之时。”
“钦天监若是不归朕掌控,朕只能把它废了,再设一个新衙门。”
对西方传过来的知识有所耳闻,知道大地是个球形,不是天圆地方。皇帝因此想完全掌握钦天监,袁可立能够理解。
再加上皇帝虽然让出了国子监,却要自己设立大学。袁可立觉得如果自己不答应的话,皇帝真有可能在内廷设立新衙门,把钦天监给废掉。
为了避免无谓的争执,袁可立道:
“钦天监可以归属内廷,国子监也可以改称太学。”
“但是陛下设立的大学,规格不能高于太学,学生也不能直接授官。”
“大学生需要参加科举或成为太学生,才有做官资格。”
朱由检点头答应,知道文官绝不会答应自己随意任命官员,所以他没有强求。打算开设理工类大学,培养研究人才。
然后就是朱由检最看重的、关系到自己安全的衙门:
“太医院一定要归属内廷。”
“外廷管理的太医院实在太差了,治死了几位先帝。”
“如果袁卿不答应,朕就加强御药房,再设一个御药监。”
对此无话可说,袁可立自己也觉得太医院实在太差,以至于大明需要频繁更换皇帝。
这种无关朝廷大政、对皇帝却非常重要的衙门,袁可立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