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命名来自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起银行劫案,当时的人质对劫匪产生了情感认同,这是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首次记录。
国内关于这个病症的记录并不多。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常见病因通常源自于人类心理的自动保护机制。
患者对伤害他的加害者由开始的冲突、敌对、害怕、恐惧,逐渐对加害者产生了好感,并同情、认同加害者的处境,甚至和加害者结盟,形成融洽、友好的合作关系。
这是夏梦对樊雪的判断。
只有这才能解释她为什么会替蒋琼然顶罪。
夏梦甚至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的分析报告,她一边说一边给王向屹递过去:“您先看看,我这儿同步跟您解释!”
昨天,那一层虚假的精神图景破碎之后,分崩离析的碎片带着她和黎昼掉进了另一个世界。
那里是樊雪真正的精神图景。
在那里,他们终于窥见了这桩连环杀人案的真相一隅——
……
樊雪与蒋琼然都是华大的学生,一个在法律系念大二,一个在美术系读大四,本该毫无交集。
转折点在两个月前,樊雪加入了华大的兴趣社团。
蒋琼然和她男友也在那个社团里,蒋琼然是副社长。
之后的发展与某些青春校园小说的剧情很相似。
美丽的校花自然到哪里都如众星捧月,聚焦无数视线。
特别是那些,本该放在蒋琼然身上的视线。
只可惜,校园故事里少年少女间的感情拉扯,发生在樊雪与蒋琼然之间,却演绎成了《致命女人》。
没人能想到,蒋琼然本就是个暗藏在校园里的连环凶手。
夏梦洋洋洒洒说了一堆:“与之前四起案件不同的是,蒋琼然这次打算给自己找个替罪羊。所以她选中了眼前的樊雪,绑架了她。随后利用樊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心理,让樊雪替自己顶罪,帮助自己金蝉脱壳。”
王向屹静静听着。
听到这里,忽然出声问道:“蒋琼然怎么知道她就一定能成功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想得就能得的?而且樊雪受过高等教育,头脑清晰,意志坚定,受人为控制的概率极低。”
王向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重点。
夏梦卡住了。
的确,这也是她始终捋不顺的地方。
引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条件很严苛,基本都是在一些极端环境下。
樊雪真的有那么容易被控制吗?
而且,蒋琼然真有这个能力吗?
夏梦扪心自问,她一个专门学心理的人,都没有这个把握。
因此这份报告里,逻辑链并不算严密。
反倒有些天马行空,略显稚嫩。
王向屹露出一个高深的表情来,他将夏梦的报告放在茶几上,食指中指并拢,在封面上点了点:“你再想想吧。”
这神态,这语气,就跟平时夏梦遇上什么难题去向他请教的时候一样。
他从来不会直接将答案告诉她,而是引导着她的思路,让她自己一点点摸索答案。
夏梦眨巴眼:“老师,您已经有结论了?”
王向屹傲娇地哼了哼。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看过了她和黎昼提交的证据,也看到了夏梦开辟出的这个全新视角。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确实有可能。
但,应该并不完全是。
王向屹凭着从业几十年的经验多想了两步,很快便得出了正确解。
他掏出手机点了几下,给夏梦发了条消息过去。
那是他在路上看完最新资料后,写的初步评估结果。
到达之前就给周启发过去了。
夏梦摸出手机看了一眼。
她:“哨兵依存症引发的假性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假性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哨兵依存症又是什么?
夏梦冒出两个问号。
这俩名词显然她都是第一次听说。
她茫然地看向师父。
王向屹没答,他悠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这种问题他一般不会直接回答,通常是让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