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当时简老爷子正在不远处的河堤边放羊,巧不巧又刚好追着只逃脱的羊到了河边这才把濒临窒息的他救上了岸。
卓家三代单传,救了卓靳邺不亚于救了整个卓家,一家人万分感念简老爷子的恩情,之后逢年过节都带着礼品登门拜访,一来二去两家成了通家之好,每年总会聚上几次。
卓靳邺比简蓶大三岁,长的好、学习好,性格打小就大方稳重,不像简家男孩们那样闹腾,属于大人们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村里的男孩女孩通常不在一块玩,尤其是年龄差距大的,卓靳邺跟简蓶也是如此。
不过他会在简蓶摔倒时扶她起来,用身上不多的零花钱买糖给她吃,给她读小人书,不像亲哥哥简松,总是捉弄她把她逗哭,因而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简蓶就很喜欢这个长的好看的小哥哥。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靳邺长成了清隽帅气的青年,成绩优异常年霸榜,还是十里八乡第一个考进京市的大学生,简蓶也长成了秀丽的姑娘,有了属于少女的心事。
她将自己对小哥哥的情愫写在日记里,被亲哥简松发现后告诉了长辈,为此生了很久的气不跟简松说话。
农村的姑娘结婚早,想到孙女中专毕业就该说亲了,简老爷子抽了一晚上的旱烟决定成不成总要为孙女试一次,也不怕被人议论“挟恩图报”,约了卓靳邺的父亲卓庆山来家里喝酒,委婉的提了两句,卓庆山闻弦知雅意,虽然有些诧异但想了想觉得挺合适,直接同意了,回家就找人上门说媒,代儿子求亲。
卓家很多亲戚朋友不理解,认为以卓靳邺的条件合该配个城里的大学生媳妇,简家在当地不错,可也仅此而已,对卓靳邺未来的帮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对比卓庆山只说了六个字,“人要知恩图报”。
简蓶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是个品行端正的姑娘,长的也不差,更别说简老爷子救过靳邺的命,那是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的恩情,难道因为靳邺考上大学就翘起尾巴看不起人了?
再者城里姑娘是那么好找的?老祖宗传下的“门当户对”那是结亲的铁律,他可不想辛苦培养的儿子娶了个城里姑娘在丈人丈母娘家抬不起头,连带着他们做父母的都要看儿媳脸色。
同村蔡老五家就是现成的例子,之前羡慕的那些人已经改成看笑话了。
彼时卓靳邺二十周岁,卓庆山行事前甚至来不及写信通知儿子。
卓家的求亲简直让简家喜出望外,媒人上门那天,简老爷子高兴的喝了一斤白酒。
要知道方圆十里再也找不出比卓靳邺更出息的后生,得了这样出众的孙女婿,孙女后半辈子再不用愁。
两个当事人,原主羞羞答答的憧憬未来,远在首都的卓靳邺看了信后沉默半晌。
他一直把简蓶当妹妹,没有任何的男女之情,但木已成舟,敬重长辈的他不愿父母失信于人。
再则,他将全部身心投入学习中,并不看重所谓的男欢女爱。否则以他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但凡有点恋爱的心思,早就挥手告别单身了。
就这样,卓靳邺默认了婚约的存在,甚至努力调整心态,尽量以未婚夫的身份对待简蓶,但因为早年的情感积累,无论如何努力这份感情都更像潺潺细流的亲情,而非炙热浓烈的爱情。
订婚后的第三年,两人在老家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婚后卓靳邺在京大继续深造硕士,简蓶留在老家随公婆生活,托关系找了国营服装批发厂的工作,在库存科做统计员,很是轻松,并在婚后第二年就怀孕生子,她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渐渐走上了发胖的道路。
卓家三代单传,不管男孩女孩都是金贵的,简蓶从怀孕开始婆婆就一天三顿地补,更别说孩子出生后坐月子,光家养鸡都吃了上百只,等孩子断奶已经胖到了一百五,差点就跟身高成等差数列了。
后来倒是发狠减过几次肥,但不是因为方法不对就是缺乏恒心都以失败告终。
这几年夫妻俩一直分居两地,直到去年服装厂倒闭简蓶才在丈夫卓靳邺的建议下带儿子来京市上学。
一场走马观花的梦涵盖了原主短暂的一生,等简蓶的自我意识恢复时以为过去了很久,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卓域一点半前要到校上课。
迅速下床到客厅一看,墙上的时钟显示十二点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