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二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沙丘。
对于所有随行的人来说,这个事情来的太突然了。古往今来,太平盛世,皇上死在外边的情况非常罕见。
如果是在咸阳驾崩,大家各就各位,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但是沙丘平台距离咸阳很遥远,皇上走的又突然,许多事情没有准备好。
所有的问题一下子摆在随行人员的面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主要陪同人员:
人员一:王子胡亥
人员二:左丞相李斯
人员三:中车府令赵高
人员四:上卿蒙毅
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这几个人,因为从这一天开始,秦国的国运就交到了这几个人的手上。
一:胡亥
秦始皇有三十四个孩子,其中儿子二十四个,女儿十个,这二十四个儿子中,长子扶苏,而胡亥,就是秦始皇的最小的儿子。
大凡家里有多个子女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父母总是格外宠爱那个最小的孩子,秦始皇也不例外,扶苏是长子,秦始皇很器重他,培养他,这种感情是出于对祖宗江山万世永续的考虑。胡亥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他们之间是纯粹父子感情。在秦始皇眼里,这个孩子幼稚,贪玩,胸无城府,容易被人蛊惑,如果生在平民百姓家中,可能他一生都要为了糊口而奔波劳碌。
奈何生在帝王家!他的生活变的简单,任性,无所顾忌。
这次巡游本不打算带着他,可他哭着喊着非要一起,秦始皇父爱大爆发,就答应下来。
胡亥这年二十岁,虚岁二十一,古代男人二十岁行冠礼,按照这个标准,胡亥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二:左丞相李斯
李斯这年七十四岁,已经是个老人了,但是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依旧是秦始皇身边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中国自古以来以右为尊,秦国当时的右丞相是冯去疾,理论上来说冯的官职在李斯之上。但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不管左右,李斯是地地道道的实权派。
这里同样有必要更加详细的交代一下李斯,这个人的出身经历对他这一次的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上蔡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年轻的时候在家乡做掌管文书的小科员,生活安逸,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他的一生会平淡无奇,历史也不会记住他。
但是他和赵高一样,都是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人。
有一天,李斯上厕所,看到了一群老鼠在厕所中找吃的,看到人来仓皇逃命。上完厕所李斯路过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脑满肠肥,看到人也不害怕,照样优哉游哉。
这件事情给了李斯巨大的触动,甚至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一直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
老鼠激发了心底的呐喊,我不想做厕所里的老鼠,如果非要做老鼠,也要做一只住在粮仓里的老鼠。
于是他辞去文书这个铁饭碗的职位,跑到齐国求学,拜当世大思想家荀子为师,刻苦学习。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思想,主要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有所成之后,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最有发挥空间的是秦国,于是一路向西,来到秦国找工作。
到达秦国以后凭借师傅的名气,他先是拜入相国吕不韦的门下,再利用接触秦始皇的机会,竭尽所能,鼓动年少的秦王赢政抓住机会统一天下。
秦始皇虽然年轻,却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与李斯长谈后一拍即合,李斯由此得到重用,他牢牢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工作,很快就官至客卿。
就在此时,秦国因为一起外来间谍案秦国掀起了一股“排外热”。凡是非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都被怀疑别有用心,秦国要把他们驱逐出去。李斯是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好不容易在秦国站稳脚跟,自然不愿意就这么离开,他很认真地给秦王写下了《谏逐客书》。这份《谏逐客书》写的非常好,如果李斯这个时候死了,单凭这份奏章就可以名垂青史。
他历数秦国功臣,从百里奚到商鞅、从张仪到范雎,他们都不是秦国人。却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是把这些人都赶出去,岂不是资助了六国?“逐客令”会让秦国失去统一天下的人才。
这份《谏逐客书》,为秦国的错误政策踩了急刹车——秦王觉醒,叫停“逐客令”,大力提拔李斯。
二十年后,秦国统一六国,李斯当上了丞相,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如果说遇见老鼠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那么这一次在沙丘平台,他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人物三:赵高
赵高在上一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