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英布攻破了函谷关,项羽大军随后进入秦国,一直行军到鸿门,当时项羽有40万人,对外号称百万大军,刘邦有10万人,对外号称20万。
刚刚搞定章邯的项羽风头正旺,却被刘邦抢了头啖汤,还敢堵住函谷关不让他进去,非常生气,早早放出话来,入关以后要干掉刘邦,刘邦的随从也一起干掉。
事情的可信度很高,按照项羽的火爆脾气,再看双方的兵力对比,刘邦被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刘邦和他的手下都非常害怕,这么严重的后果是没有想到了,看到满屋的珠宝美女,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就要面临死亡,非常的后悔。冲动是魔鬼,如果不是小人蛊惑,不至于这么快和项羽撕破脸,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公司发展遇到困境,领导的日子不好过,下属纷纷准备跳槽。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张良就是刚刚从韩国跳槽过来,坏就坏在,当前这种形式,只有两家公司,从这跳槽就只能去项羽那里,
这位打算跳槽的老兄说来也算是公司的原始股东,现任左司马,属于公司高层领导者岗位,公司困难关头,不想着为领导分忧解难,而是充分发挥见风使舵的本色,形势不妙赶快下船。
作为见面礼,他向新东家纳了一道投名状,把刘邦入关的情况一五一十做了通报,他告诉项羽,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丞相,独吞所有的秦国土地和财富。
这位叛徒就是曹无伤。
历史上对这位老兄的记载很少,属于刚一出现就谢幕的人物,上次出现还是在刘邦起义的时候。
叛徒的威力是巨大的。
项羽收到曹无伤消息以后,更加愤怒,这时候范增告诉他,刘邦在老家的时候贪财好色,但是到了咸阳既不要钱,也不玩女人,有能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克制欲望,说明他有更大的野心。
不但如此,望气的人回报,刘邦有龙虎之气,五种颜色(充分怀疑看到了彩虹),这是天子的特征,一定要趁他没有成气候,把他干掉。
范增此时已经是项羽的亚父,项羽第一智囊,作为叔父项梁的朋友,托孤的大臣,范增的话分量很重。
项羽决定,命令刘邦前来述职,趁机把他干掉,上级命令下级是他的权力,如果他不来,就以违抗命令为理由,发兵干掉他。
高祖刘邦一生中曾遭遇无数的险境,但这一次,最危险最刺激。
如果项羽有月光宝盒,他最想回到的就是这一天。
无数人的命运就因为这一场饭局改变。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会面,短短一天的时间,决定了后世四百年的华夏历史走势。
鸿门宴!
让我们屏住呼吸,回到鸿门宴的前一天晚上,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刻霸上刘邦军中,刘邦张良萧何等人正在为眼前的局势发愁,从白天开会开到半夜,也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就连以多谋善断的张良此刻也一声不吭,局面陷入沉寂。一向吊儿郎当的刘邦双眉紧锁,时不时的骂几句。
忽然,传令兵来报,一位自称项伯的老者在军营外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张良眼前一亮,稍微思索片刻,他告诉刘邦,能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关键就在这个人身上了。
项伯,如果他是刘伯,李伯,结果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偏偏他叫项伯,不是别人,是项羽的叔叔。
项叔叔当年出来混的时候,一不小心杀了人(与他的兄弟项梁类似,可见当时治安确实不好),杀人是大罪,轻则充军流放,重则以命抵命,秦国当时刑罚众多,砍鼻子,砍手,砍脚,即使保住命,也会砍掉你几个零部件,就在项叔叔面临逮捕判刑的危机关头,一位英雄解救了他,让他转危为安。
这位恩公,就是张良。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当以命相报。项伯是个感恩的人,作为贵族子弟,从小就被教育要知恩图报,在他心目中,张良恩同再造,恩比天高,一定要报答。
早不报恩晚不报恩,偏偏选这个时候,项伯真是个好人。
项伯知道,张良目前就在刘邦公司上班,侄儿的脾气他很了解,一旦刘邦和项羽开战,刀剑无眼,玉石俱焚,项羽还有杀俘虏的坏习惯,投降也不安全,为了避免恩公被误伤,他偷偷连夜赶到刘邦军中,希望劝张良赶紧逃命。
张良若无其事的接待了项伯,等到项伯说明了来意,张良先是表达了感谢,然后大义凛然的告诉项伯,他和刘邦是患难与共的兄弟,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丢下他,要死一起死。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你想救我的命,就的救刘邦的命。
项伯很为难,他只是单纯想来报恩,怎么又把刘邦扯进来了,我与刘邦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帮他呢?
这时候刘邦不失时机的出场了,双方一翻寒暄以后,刘邦发挥自己高情商的优势,和项伯拉起了关系,他先是深情回顾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