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反楚大联盟
项羽轻松搞定了田荣,非常的不过瘾,所以顺便洗劫了齐国。这一不厚道的举动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山东人民发挥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不管你是楚国还是秦国,你欺负我,我就收拾你,各地人民纷纷组团起来反抗。
田荣死后,弟弟田横擦干眼泪,接过田家的反抗大旗,发誓一定要为哥哥报仇,他收拾旧部,在城阳起兵,到了夏天,田横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重新竖起齐国的大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比起刘邦快速平定三秦,项羽终于开始尝到败人品的恶果,走到哪都不受人欢迎,大家都跟打鬼子一样,今天这个来打你一下,明天那个来踹你一脚,搞的项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了斩草除根,彻底肃清大后方,为与刘邦决战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项羽再次率兵攻打城阳。与第一次的轻松取胜相比,田横吸取哥哥轻敌的教训,放手发动群众,誓死保卫齐国,在项羽的连续围攻下,城阳固若金汤,项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项羽陷入齐国战争的泥潭,让刘邦看到了机会,他主动撕毁双方互不侵犯条约,带兵西进,为了打败军事实力占优的项羽,刘邦开始组建反楚大联盟。
他首先联系了占据代国的陈馀,代国赵国是盟国,实际控制权在陈馀手里,搞定了他就搞定了赵王歇。
作为老朋友,大家一起喝过酒,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总要讲点革命情谊,比起项羽,陈馀和刘邦还有点交情,他对刘邦联盟的建议当即表示同意,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了表示双方合作的诚意,请把张耳的人头送来。
当年一条内裤换着穿的兄弟,同吃同住,一起流浪,换命的交情,就因为利益问题,翻脸以后不死不休,非得置对方于死地。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刘邦很为难,为了江山,干掉自己的兄弟,这不是他的风格,再说了,如果传出去,以后谁还愿意跟自己混。但是不答应,又失去了陈馀这个生力军,就在刘邦左右为难的时候,下属给出了一个绝妙的注意:偷天换日。
具体点说就是找了个长得像张耳的倒霉蛋,把头砍下来送给了陈馀。关中到赵国有一定距离,运输条件有限,保鲜技术比较落后,送到的时候已经有些腐烂,真假难辨,陈馀被仇恨冲昏了视网膜,仇人也认不出了,既然对方这么有诚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拍板,代国赵国加入反楚大联盟。
搞定了陈馀,紧接着是魏豹。
继承了哥哥魏咎遗产的西魏王魏豹,夹在楚汉两大国中间,日子过得窝囊,谁都不想得罪,谁都不敢得罪,天天做老好人,如今两位大哥撕破脸,和稀泥和不下去了,的强制站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项羽虽然凶猛,但是现在自顾不暇,而且人缘差,刘邦已经兵临城下了,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魏豹权衡利弊,思量再三,选择倒向刘邦,加入了反楚大联盟。
加上早期已经投降的司马欣,董翳,司马卬,河南王申阳,装死的常山王张耳,还有刘邦任命的韩王信,刘邦的势力变得十分强大,兵力已经远远超过项羽。
光有兵势不够的,打秦国需要各种借口,替天行道啊,反抗暴秦啊,赤帝之子啊,狐仙大姐啊等等,要想名正言顺的攻打项羽,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借口就像夜壶一样,听起来不好听,用起来好用,还必不可少。此时此刻项羽还是名正言顺的抗秦盟军总司令,西楚霸王,名不正则言不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动群众,舆论准备必不可少。
部队到达洛阳以后,洛阳新城的三老(类似于德高望重的乡绅性质)主动跑来献计献策,要不说人多力量大,一大群谋士没有想到的,这位乡绅大哥早就给刘邦想好了,攻打项羽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要为义帝报仇。
项羽给自己挖得坑正一个一个兑现。
理论上来说,楚国是抗秦的盟主,义帝当然是大家的领袖,这是当年大家约定好的,项羽杀害义帝,是楚国的家事,也是天下人的事,我们要为盟主报仇。
刘邦恍然大悟,这个计策好,抬死人,压活人,名正言顺,虽然自己也想干掉义帝,取而代之,但是项羽比我还急,先把这事办了,办的好,以后等打败了项羽还省去不少麻烦。
兵贵神速,刘邦马上就地为义帝发丧,在义帝追悼大会上,刘邦作为家属代表,慷慨陈词,他先是深情回顾了自己与义帝相识的点点滴滴,许多故事一直埋藏在刘邦的心底,首次对外披露,然后十分激动的感谢义帝的知遇之恩,没有义帝,哪有今日的刘邦,没有义帝,哪里的项羽,没有义帝,大家还在秦国的监狱里,没有义帝,哪有反抗秦国的胜利,如今秦国已经灭了,义帝却先走一步,走的冤枉啊,他是被项羽这奸贼害死的,说到激动处,刘邦露出左胳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亲爹死了也就这样了,大哥哭,小弟自然也的跟着哭,整个洛阳哭声震天,许多瓦片被哭声震碎,连续多日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中。最后,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