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生死疲劳(2)
公元前203年六月,项羽像一只愤怒的小鸟,终于打下了荥阳,活捉了守城的周苛,枞公。百闻不如一见,这两位大哥多次和项羽对峙,虽然搞的项羽焦头烂额,但也赢的了项羽的尊重,尤其是周苛,项羽非常喜欢,专门派人劝降。
周苛原来是泗水的小官吏,刘邦起义以后就跟着刘邦混,作为老战友,老搭档,自然不愿意投奔项羽,而且周苛是个急性子,不但不愿意投降,还对项羽破口大骂。
以项羽这火爆脾气,下场可想而知:煮杀!
一起守城的枞公一起被杀,韩王信投降。
攻占荥阳以后,项羽再接再厉,攻克了成皋。
驻守成皋的超跑哥一看形势不妙,马上发大招,跑。有老司机灌婴,别的咱不行,逃跑绝对是一流了,不管是项羽还是谁,能追上我的还没有生出来。
逃是逃出来了,下一步去哪是个问题,上次逃出来,回关中搬救兵,这才相隔没多久,再回关中有些不好意思,招兵不是割韭菜,就算是割韭菜,也需要时间。
在困局面前,刘邦再一次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刘邦一路向北,渡过黄河,在修武的驿站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没亮,刘邦带着灌婴单枪匹马,冲进了韩信的大营。夺下了韩信的兵符印信,快速更换指挥官,短短几个小时,就把兵权夺了过来。
印信这个东西要多说一下,古代带兵打仗,兵不识官是常有的事情,毕竟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人有多,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领导,为了避免因为这些不利因素,中国人创造性的发明了兵符印信这个玩意。
兵符,用铜,玉或者木头,石头做成,一般做成老虎形状,所以又经常被称为虎符。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你可以不认得领导,但你要认识兵符,认符不任人。
战国时期,信陵君为了营救赵国,费尽周折,托关系偷了魏王的虎符,才夺了晋鄙的军队,可见兵符真的很重要。
韩信和张耳正在睡觉,搞定燕国和赵国以后,为了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韩信张耳一方面巩固根据地,一方面不停派兵骚扰项羽,同时积极做好东进的准备,一切有条不紊,过的优哉游哉。
这天天刚亮,卫兵报告,汉王使者来了,使者就是钦差大臣,见使者如见汉王,没等两位大人衣服穿好,使者已经冲进来了,一把夺走兵符,然后命令手下马上改编军队,自己洋洋自得坐上太师椅,冷冷的看着还裸着的韩信张耳。
两位大人这才看清楚,汉王使者就是汉王,赶紧系上裤腰带跪下磕头,刘邦刚刚抢劫完成,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当即发号施令:任命张耳为招兵总司令,在赵国收集兵员,任命韩信为相国,集结部队准备攻打齐国。
其他人全部被刘邦整编,作为预备役,调动到巩县,抵御追杀过来的楚军。
好听点说:这叫艺高人胆大,不好听就是手快心黑,韩信手握重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装装糊涂,几个卫兵就能把刘邦干掉,所以刘邦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来个先斩后奏,反正我是领导,别说要你的兵,就是要你的命也是理直气壮的。
韩信第一次创业被刘邦打劫,第二次创业刚有点成绩,又被刘邦打劫,幸好韩信有钻裤裆的经验,比较能忍,钻一次是钻,钻两次也是钻,钻着钻着就习惯了。
刘邦夺取了韩信的军队以后,驻扎在修武,经过荥阳成皋之败,刘邦意识到项羽的军队战斗力依然很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郎中郑忠的建议下,刘邦继续贯彻十六字作战方针,利用地形优势,坚壁清野,不与楚军正面决战。
他派出将军刘贾,发小卢绾率军渡过黄河,配合钉子户彭越,开始轰轰烈烈的敌后战争。
在项羽眼里,敌后战争是一件很挫的事情,有本事就真刀真枪痛痛快快的跟老子干一场,输了我也服气,天天派几个喽啰来放火,偷袭,抢粮食,算什么英雄好汉。说是这么说,问题还的解决。自从赵国被韩信占领以后,黄河成为楚汉双方的一道鸿沟。有了黄河,彭越有恃无恐,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过河躲起来,恨的项羽咬牙切齿,偏偏自己手下人才缺乏,一对一没有人对付的了彭越,只能再一次亲自出马,希望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彭越。
临行之前,项羽交代大司马曹咎:谨慎守城,如果汉军来挑战,不要应战,只需要十五天我就能搞定彭越,你要坚持住。
曹咎当年救过项梁的命,对项家绝对忠诚,项羽这点很放心,唯独不放心的是:曹咎是个炮筒子,脾气火爆。
战争就是个放大器,优点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缺点一旦被抓住,敌人就会死命的攻击,直到胜利。
有陈平这种货色在身边,刘邦的坏主意一串一串的,他早早的给曹咎准备了一出—骂阵计。
你不出来是吧,你不出来我就骂你,精心挑选几百个嗓门大的,怕你听不懂,还专门用你家乡口音,天天在城下骂你,祖宗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