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韩信的战争(1)
刘邦鼓足勇气,和项羽在战场上来了个面对面,君子动口不动手,刘邦狠狠的骂了项羽一顿,骂的正爽,一只羽箭飞过来,正中胸口。
你骂我,我就打你,这就是项羽的哲学,不服气,你也打我啊!
刘邦中箭落马,从中箭到落地,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秒钟,在这一秒钟的时间里,刘邦的大脑在剧烈疼痛的刺激下快速转动:如果让双方知道我是胸口中箭,敌人将士气大振,趁势攻击,我军群龙无首,士气低落,那就危险了。
一定不能让大家知道,再疼我也要忍。刘邦刚一落地就抱起脚趾头大骂:贼子射中了我的脚趾。
刘邦反应快,张良反应更快,两军对峙大家都看着呢,老大被人给做了,要是传出去军心就乱了,所以赶紧派人把刘邦抢回来,简单包扎以后,要求刘邦强忍着剧痛,出来装模作样巡视一番。
就是要告诉大家:大哥我没事。
刘邦满脸微笑、若无其事的看着大家,心里苦啊!苦的胸口哗哗流血,疼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还的像害脚气一样炫耀自己受伤的是脚趾头。
没办法,出来混,演技很重要。
演完戏,回到帐篷,刘邦已经奄奄一息,张良赶紧用救护车把老大送到成皋养伤,同时命令高挂免战牌。
伤筋动骨一百天,成皋之战陷入僵持阶段。
北线的韩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招兵买马,再次集聚了有生力量,决定利用中线作战的有利时机,攻打齐国。
作战方案刚刚报上去,前方就传来消息,齐国投降了!
原来在此之前,名嘴郦食其去了齐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位名嘴,那就是人老心不老,闲不住。六十多岁的人了,官也封了,钱也赚了,名也有了,早就该回家颐养天年抱孙子了,可人家就是不愿意,憋了大半生的理想犹如洪水开闸,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满脑子的理想,抱负,比小年轻还小年轻。
成皋之战前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希望他分封六国后裔,这样就能动员天下的力量共同对抗项羽,要不是张良阻止,刘邦分封的官印都刻好了。张良严厉批评了这种不靠谱的骚主意,他告诉刘邦:天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天下了,如今双雄争斗,关键是争取到大家的支持,而不是搞出一堆小山头,分封的越多,麻烦越大,天下诸王都是项羽分封的,现在一个个都反水,我们现在形式有利,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郦食其闭门造车的好主意换来刘邦一顿臭骂,消停了一段时间,眼看成皋之战你来我往,嘴巴没有发挥的余地,这位闲不住的老人把目光转向了齐国。
作为楚汉相争最后一块拼图,齐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处于楚国的右翼,军事作用巨大,从国力来看,齐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重要的后勤和兵员基地,赵国燕国魏国已经拿下,如果搞定齐国,北方就会完全落入汉国的掌握,楚国将面临两面合围,战争形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好饭不怕晚啊!郦食其心想:这些年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此次机会千载难逢。拿下齐国,万里觅封侯。
郦食其主动向领导请战:愿意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风烛残年之躯,劝谏齐王归汉。
对于这种事情,刘邦向来非常支持,不花任何本钱,行就行,不行拉倒,也没有任何损失,有随何珠玉在前,无本万利,何乐而不为。
郦食其一往无前,去了齐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齐王田广,是田荣的儿子,田横的侄子,齐国大部分国土在这爷俩的控制下,虽然项羽也曾立田假为齐王,但是田假非常的无能,被田横一打就跑,动不动跑到项羽那哭诉,哭多了把项羽也哭烦了,强者都喜欢强者,项羽最讨厌这种窝窝囊囊的官二代,不但不能帮忙,还搞出一堆麻烦,韩成就是个例子,干脆干掉,自己派兵驻守齐国。
无事不登三宝殿,听到郦食其来了,田广心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楚汉战争打了几年,一个个诸侯国倒下去,齐国迟早就有这么一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墙头草不能当一辈子。
双方揣着明白装糊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在郦食其的威逼利诱下,田广崽卖爷田不心疼,半推半就,答应投靠汉国。
齐王下令,所有城市放下武器,执行命令不抵抗,准备迎接汉军整编,自己和郦食其天天好酒好菜,享受人生。
消息传到赵国,韩信犹如吃了个苍蝇,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攒足兵力准备搞件大事,就被人把功劳抢了。谋士蒯彻(就是当年跟着武臣混的蒯彻)看出了韩信的心意,劝谏韩信继续进攻齐国,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奉命进攻齐国,如今刘邦并没有要求我们停止,那我们就继续打。
这一招很卑鄙,因为郦食其还在齐国,抢功劳的意思也很明显,因为齐国投降的消息已经传达下来了。
但是竟然韩信同意了,因为蒯彻告诉他,我们辛辛苦苦历时一年,打下赵国,只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