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员工(2)
严助的海军陆战队扑了个空,一问才知道,这闽越国也是个纸老虎,嘚瑟了一通,听说汉军来了,先下手为强,跑了。
严助听说闽越国侵略军跑了,十分高兴,虽说熟读兵书,但是带兵打仗严助是个菜鸟,打个大胜仗可以给自己加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对敌人的实力也不是很了解,打打不赢没有把握。跑了最好,一了百了。
既然敌人已经被我大将军的虎威吓跑了,那我们就回去了,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严助对东瓯国主说道。
严助想脚底抹油,东瓯国主却另有想法,从国力上来说,闽越国远远强于东瓯国,今天可以走,明天还可以来,总不能天天指望汉国的海军陆战队,长此以往也不是事,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向严助提议,想把东瓯国搬家到内地,更加方便享受皇恩浩荡。
举国移民,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个稀罕事,方案报上去,刘彻想了一下就同意了,谁让咱是天朝上国,做大哥要有做大哥的度量,何况当时人口有限,闲置土地也比较多,闲着也是闲着,给了他们还能收点税,再说了搬家到内地,以后东瓯国也就名存实亡了,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人口,还能省去一个鸡肋,总体来说是个好事情,所以就把他们全部迁移到江淮地区。
东瓯国刚搬走,闽越国又来了,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东瓯国,闽越国王十分高兴,大操大办庆祝胜利,这年头还有这种好事情,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侵略是这种一本万利的好事情,容易事情,那干脆,我就再接再厉,攻打南越!
建元六年,闽越国又开动战争机器,发动了对另一个邻国—南越国的战争.
南越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小,历史悠久,但是实力有限,被闽越国打的焦头烂额,眼看就要灭过了,南越国王也学东瓯国,上书大哥汉武帝,赶紧来拉小弟一把。
这次武帝算是看明白了,这闽越国不打是不行了,对付这种赖皮,打轻了还不行,要打就的使劲打,让他长长记性,要是像上次那样,过几年不知道还会惹出什么麻烦。
建元六年,大行令王恢,大司农韩安国各率一军,从豫章会稽两个地方同时发兵,分进合围闽越国。
闽越国这时候才知道捅了大马蜂窝,但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只能寄希望于当地的地理优势,可以阻止汉军的进攻。
闽越国王这么想,但是国内的人不这么想,对于这样一个蛮夷小国来说,大多数人还是想过安稳日子,浙江福建那一代,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终,自从越国亡国以后,大家逃到这里,几百年没有什么兵家战乱,过的优哉游哉,何苦非要打打杀杀,侵略别人能得到什么好处,何况汉朝土地辽阔,兵强马壮,根本打不过。
如今汉国大兵压境,破城是迟早迟晚的事情,搞得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闽越国王的弟弟余善,这位老兄是典型的主和派,也可以说是亲汉派,对哥哥的外交政策非常不满,觉得刘驹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害虫,多次提出异议,但是闽越国王猪油蒙心,对弟弟的建议不理不睬。
余善一看形势不妙,再不当机立断,就要出大事了,为了国家的将来,决定舍小家为大家。他拉拢了一帮主和派,暗中谋划一通以后,利用皇宫守卫的疏忽,把闽越国王给干掉,还把脑袋到送到王恢军中。
王恢和韩安国一合计,把事情上报了汉武帝,刘彻见计划已经达成,也不愿意多牵扯精力,就下令班师回朝,同时任命没有参与谋反的繇君丑为闽越国王,但是繇君丑的威望远远不如余善,余善虽说是主和派,但也不是活雷锋,杀了闽越国王以后更是掌握了国内的实际权力,不顾繇君丑已经被封王的现实,在国内自立为王,俨然一国二主,有内乱的征兆。
刘彻听说以后,干脆将错就错,把余善也封王,叫做东越王,大家一人一半,既削弱了闽越国的国力,也避免了一触即发的内战,一举两得!
搞定了闽越国,南越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武帝专门派严助作为朝廷特使,到南越国去通报此事,并下旨要求南越国王来长安拜见。
南越国王感动的鼻涕都留下来了,当场同意去首都拜见天子,但是家里事情比较多,总的做一下工作交接才能走,先让太子去,他随后就到。
但是严助刚走,南越国王就后悔了,虽说你是天子我是小弟,但是大家也不是很熟,如果去了有危险怎么办?太子已经去了我再去,要是爷俩都回不来那以后南越国就算完了,想来想去,还是不去的好,于是发了一封电报给朝廷,就说自己身体不好,路途遥远,去不了了,以后有机会再去,还请陛下原谅等等。
这种套路刘彻见的多了,知道他多疑不想来,反正儿子都来了,不来就不来算了,也就不再计较。
严助回来的路上,特地去拜见了一下淮南王刘安,之前武帝准备派兵攻打闽越国,刘安上书阻挠,认为没有必要深度介入边远地区冲突,武帝虽然没有同意,但是对刘安的一片忠心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