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田蚡之死
刘彻下令,收押灌夫,按照法律严办,窦婴因为所奏不实,先关进大牢。&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为了办这件事情,刘彻还先耍了个小花招,以黄河决口为借口,调汲黯和郑当时前去抗灾!为什么要调离这哥俩,因为刘彻觉得理亏,尤其是汲黯,要是被他知道自己因私废公,以权谋私,非揪住自己不放不可,所以为了不自找麻烦,先撵走,等回来事已经办完了,再想找麻烦也没有用了。
窦婴进了监狱,他当然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大事,顶多是被教育一下,罚点款,革除个功名了事,但是灌夫完了,不但灌夫要完蛋,灌夫一家都的跟着完蛋。
说来说起,灌夫有今天,一半原因在自己,窦婴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兄弟以诚待我,我当以命相换,只要有一线希望,他还是想救灌夫,但是事已至此,怎么才能救灌夫!
窦婴想到一记绝招:遗诏!
景帝刘启走之前,曾经给了窦婴一道密旨:将来遇事见为不变,可以随时入内面陈!
窦婴专门写了封信让侄子转交给刘彻。先帝密旨,这可是件大事,武帝马上责令尚书房查查到底有没有这事,如果有当然不能视而不见,谁知道刘启还有没有交代别的事情!
尚书房一查,没有!
古代皇帝下的密旨,一般是两份,给别人一份,自己留一份做存档,就放在尚书房,这样才能避免作假,但是窦婴把自己那份拿出来了,存档那份也没有查到!
这事无外乎几种可能:第一:窦婴作假,第二:存档毁坏丢失,第三:被人做了手脚。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窦婴作假的可能性较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还没有听说太平盛世敢有人伪造密旨,有这种情况的一般都在新旧交替,朝纲大乱的时候,但是景帝武帝交接顺利,窦婴没有这个胆做这件事情,何况密旨内容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命令,这就好比是做假证,花一大堆钱做个高中毕业证,有必要吗?
第二:毁坏丢失,这种可能性理论上是有的,但是可能性很小,密旨流程严格缜密,做事的宫女太监都是小心翼翼,再说当时的诏书都是竹简木简或者毛皮,不想今天,动不动就是一张复写纸,所以丢失损坏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只有第三种可能,有人做手脚,谁做的手脚,推理学上有一条定律:在这件事情中谁获益最大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很明显,田蚡嫌疑最大。
但是田蚡是没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的,尚书房档案管理非同小可,即使是丞相也没有权力干预,能够做手脚的就只剩下王太后!
关于这件事情有不少阴谋论,甚至有人说是刘启故意留下半道密旨坑窦婴,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刘启在位的时候大权在握,想收拾谁易如反掌,刘彻即位的时候窦太后还在,刘彻也已经成年,且刘启窦婴关系良好,犯不着用这么低劣的手段坑表弟。
最大的嫌疑还是田蚡姐弟!
刘彻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事已至此,一边是自己的老娘舅舅,一边是表叔窦婴,他只能偏向田蚡!
窦婴被治罪下狱,伪造密旨是死罪,但是武帝心里还是不想杀窦婴,用的依旧是老办法,拖.
按照当时的惯例,每年开春的第一天,皇帝都会赦免一些人,只要拖到第二年的春天,找个理由把窦婴赦免了,也就算了。
窦婴刚一入狱就中风了,干脆饭也不吃,病也不治,就在那等死,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事,就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于是好吃好喝等着过年。
没想到田蚡还是不死心,扳倒了葫芦撒了油,杀人不死反为仇,既然已经到这份上了,一定要把事做绝,窦婴一定要死。
田蚡派人隔三差五在武帝面前散步留言,说窦婴在监狱里怎么怎么胡说八道,对皇帝不满,怎么怎么骂皇帝了。
说一次不信,说两次不信,说多了由不得你不信!
戈培尔说过:谎言重复千遍即为整理,曾参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儿子杀人,表示不信,第二次还不信,第三次听到,就跳墙逃走了。
这就叫做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窦婴在元光四年最后一天被押到渭城处斩!
当年七王之乱,刘启亲自登门请窦婴,连窦太后都拉下老脸让侄子带兵出征,何等的风光,为了鼓励军心,窦婴把景帝赏赐的金银放在走廊底下,谁来办事谁拿,自己分文不留,三军上下,哪个不服气,哪个不拼死卖命。
刘启走前,给他留下密旨,这是托孤大臣才有的待遇,何等的信任,何等的荣耀!
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死在田蚡这种小人手里,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灌夫死了,窦婴也死了,多年的心腹大患一起被干掉,大仇得报,田蚡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