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刘安不安(1)
武帝当朝,朝廷内虽然群臣时不时内斗,但是武帝是大有为之君,大臣说好听的是辅助他,说不好听就是他的工具和玩具,听话就使用,不听话就下岗,犯错误看的不爽就直接干掉,所以看起来斗的挺热闹,在刘彻眼里就是一场大马戏,他是看戏的,其他人都是演员。&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朝廷热闹,朝廷以外也没有安定,七王之乱以后,藩王逐渐失去权力,基本没有能力兴风作浪,再被主父偃一顿祸害,有点实力的都被搞死了,只剩下一个老狐狸—刘安。
刘安是中国历史上以为传奇人物,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饮食业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必须给他开个专辑,好好讲讲他。
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刘长的儿子,刘长的故事前期讲过,是个十分彪悍的人物,后来犯了错误死在囚车里。
文帝刘恒是个厚道人,虽然刘长的死是罪有应得,但是不愿意承担杀兄弟的罪名,所以对刘长的几个儿子非常照顾,纷纷封王,其中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勃封为衡山王,刘赐封为庐江王。
刘恒厚道,刘安不太厚道,七王之乱的时候,刘濞曾经主动联系刘安一起造反,刘安看到机会来了,蠢蠢欲动,想跟着造反趁机捞一笔,顺便给老爸复仇。
但是刘安的造反计划还没有施行,就被阻挠下来了,这事还挺搞笑,淮南国相知道刘安的小心思,就骗他说准备帮助他起事,但前提是军队指挥权的交给他,刘安当时还比较嫩,对造反没有计划,就把指挥权真的交给国相,拿到兵权的国相立马翻脸,把刘安软禁起来。
刘安就这么在家里看着七王之乱不到三个月就搞定了,后怕的不得了,幸好国相阻拦,不然就的跟着完蛋。
经过这件事情的刘安明白:汉室江山稳固,自己能力有限,造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还是老老实实做王爷比较好!
想通了的刘安开启潇洒人生,吃喝玩乐之余,迷上了访仙问道!
当时修仙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炼丹,仙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故老相传,只要搞一大堆矿石什么的放在炉子里炼阿炼,就能练出仙丹,刘安同学很虔诚,不但刻苦炼丹,还培育丹苗。
丹苗到底是什么植物历史没有记载,但是刘安培养了好几茬都没有效果,想来想去,觉得是不是浇的水有问题,丹苗有仙气,自然的用点有仙气的水,刘安突发奇想,改用豆浆。
要知道当时的黄豆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食品,口味一般,吃法有限,吃多了还容易胀气,放一堆臭屁,所以虽然有人种植,但却是食品界不折不扣的鸡肋。刘安把豆浆加上丹药渣作为丹苗养料,结果仙丹没有培育出来,却发明了一种千古不换的食品:豆腐。
说实话,如果刘安这时候死了,他也会名垂千古。
但是刘安明显没有意识到他这项发明的伟大意义,个人在修仙问道方向越多越远,不仅自己修炼,还著书立说,他召集天下一大帮著名神棍,合著了一本书:《鸿烈》,也被称为《淮南鸿烈》,也就是流传后世的《淮南子》。
这本书让刘安登堂入室,从美食界进入文学界玄学界,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玄学家,文学家。由于跨界太过频繁,后人经常以杂家称呼他。
后世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比如胡适就评价此书:“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高诱在序中指出此书的思想内容:“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
如果单看这本书,刘安的确是个神仙中人,追求清静无为,超然世外,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但是刘安本人却并不这么想。
他依然对当年父亲的死念念不忘,依然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皇帝梦。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武帝即位以后,对刘安非常尊重,以来按照辈分来说刘安是长辈,二来武帝很喜欢辞赋,对刘安这种文化人天然有好感,经常把他招到长安长谈修仙之道。
刘彻对刘安毫无防备,刘安自己却不这么想,要说这事还的怪刘彻的死鬼舅舅田蚡。田蚡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虽然外甥做了皇帝,但是他骨子里改不了到处依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恶习。对于刘安这种累世贵族,田蚡打心眼里自卑,有一次,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话赶到嘴边,田蚡对进京的刘安说道:陛下没有太子,大王是高祖皇帝的亲孙子,实行仁政,皇帝一旦有什么事,您不即位谁即位?
刘彻结婚多年没有儿子不假,但是从年龄上看,刘安可以做刘彻的父亲,刘安怎么熬的过刘彻,况且刘彻29岁那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