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沉是个居住于山野的孩子,父亲李朋砍柴,种田,母亲姜环搭理家室,浇灌瓜果,照料起居。偶然一次机缘,李朋砍到好多柴,留下些,其余的都拿去卖,卖到了好价钱,又去了赊账的人家讨债,却换来几本闲杂书敷衍了事。
十四岁李沉却爱上这些游记,他将这些视如珍宝,还加倍努力干活换书读。读游记这些书,李老爹是不理解,这书又当不了饭吃,我们这样的家庭啊……唉。
两年多的时间里,李沉读到些名篇,可是好多都是残缺不全的,终于两年过去,他苦苦央求父亲陪他一起去找书,有了结果。
他父亲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一贯钱,给他买下五六本书,李朋也总算知道读书的益处。有一回他打听到一个穷困秀才的住所,赶紧引荐自己的儿子。
丁秀才知道李沉好学,可是李家家穷,又何必花费家当来读书,到头来只会沦为自己的下场。
一眨眼三月过去了,丁秀才在李老爹的软磨硬泡之下总算见了李沉。待他见了面李沉,丁秀才一惊,“十六岁才真正读书,实在是太迟了。”他死活不肯收这个学生,那怕李老爹拿出两贯钱,还包吃食,他也不愿。
可是不知怎的,有一天他想通了,丁汝,字仲阳,已经四十多岁,作了三十年的秀才,父母皆不在世了,父母也不能看到他一点发迹的迹象,是带着忧虑苦恼而终的。
他苦读十年,年轻时好求功名,常常跟当地豪绅混在一块,替些有钱人写字,替祠堂写字,他还因为是秀才成了卖布的赵员外御用写字人,挂着他的名号,却给极低的薪水。待到他老了,有时候记性差出差错,赵家便把他辞退了。
丁汝现在也就偶尔给人谢谢书信,读读书信,可这种事并不多,所以他基本是混吃等死这条路。
那天晚上,他梦到恩师,他的恩师不计他穷苦而教他,之后丁汝未能金榜题名替他增彩,亦不曾埋怨。他想着自己饱读诗书,除了蟾宫折桂,是不是还能做些别的?蜗居在这繁华的闹市早已失去对文章的热情了罢。
是啊,李老爹乐意将儿子交给我来教导,是我之兴荣,即便薪酬不高,待遇一般,但只要能教书育人,我读的文章还有用,又有何未尝不可呢?
就这样,辗转几回,李沉终于成了丁汝的学生,他给他一个字,庐陵。
俞苧夜看着他在敲门,心里好奇,终于有人给他开门,他也被迎进门,她这才打消好奇,往别处看。
窗边,一女子半开着窗,仔仔细细地探查周围,她身着橘黄色的衣裳,衣裳上左胸上绣着一撮小小的兰花,针线稀松,不过俞苧夜很爱这件衣服。
这样一身明亮的衣裙,给她添了几分色彩,亦衬出几分气色。
更鼓敲至三更后不久,她也安心下来,怕打搅?濛安歇,便在桌边坐下浅眠。
转眼四更快到了,外面却传来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