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怕是空手被赶出来的。
想到这,沈渺有点生气。
明日家里安顿好了,必须坐车到外城,去沈大伯家出出气!
想到这里,沈渺又去陶器铺定了两只大水缸、两只小泥炉、两个饼铛、一只平口圆肚陶土烤炉,又定了好几摞最便宜的土陶碗。
最后,最重要的便是要买一辆“土车子”才行,顾二郎今儿用来帮她运东西便是独轮的土车,能手推,日后还能栓牲畜,可以载货也能坐人,不拘山路巷道田埂都能过,很便捷。
但沈渺想要改良一辆带轮子和风帆、遮阳伞的,独轮车太考验力气了,双轮的方便保持平衡,但问了好几家造车的铺子,报价都有些高昂。
沈渺兜兜转转,又溜达回了起先定家具的那个杨老汉家。
杨老汉正蹲在家门口打磨新木头,刨得满地木花,一抬头,见方才那伶牙俐齿的年轻女子站在灯笼下,只管笑嘻嘻地望着他。
灯影朦胧,将那沈娘子的面容照得愈发柔和,好似那夜风中亭亭玉立的一支荷。
但他手里握着刨子,竟无端端打了个寒战。
***
经一夜“挥金如土”,沈渺回到沈家,两个小家伙早已困得小鸡啄米似的,又不舍得点灯,于是在黑暗中默默等她回来。
沈渺刚走到门口,湘姐儿便听见脚步声了,兴高采烈地唤道:“这回定是阿姊回来啦!”听得沈渺面上不禁带上笑。
晚间,便与济哥儿与湘姐儿一同挤在那几条长凳拼成的床上,三人横着睡,沈渺的腿悬在空中,极艰难地睡了一晚。
但因昨日忙了一整日,身子疲累,隔日她还是起晚了,醒来时日头都升高了,还是被灶房里包子的香气唤醒的。
她揉着眼坐起身,湘姐儿还贴着她胳膊睡得正熟,济哥儿则蹲在炉膛前,捏着火钳拨弄柴火,显然,他悄悄起来将昨个他们吃剩的包子上锅蒸了。
早食对付完,那杨老汉竟早早带几个徒弟赶车来送货了。
若是按照习俗,安床是要挑日子的,但沈渺家徒四壁实在等不了。
沈家如今有多破呢,杨老汉依照她留下的地址找上门,都被眼前烧焦倒塌的烂屋子惊得不敢进来,在门口徘徊好些时候,才探进脑袋问了句:“这……这是沈娘子家吗?”
沈渺迎出来,杨老汉和他徒弟的目光都带着三份怜悯。
她装作没瞧见,镇定自若地指挥杨老汉将三张床都放在前头屋顶完好的铺子里,床头都挨墙放着。以后就让济哥儿睡最里头那张床,中间的让湘姐儿睡,她睡最外头的,再挂一张帘子将济哥儿隔开。
写字的条案也放在济哥儿的床边,他日后写字好用。
餐桌、条凳和橱柜便摆在灶房。
先这样将就着,等日后挣了钱,将后堂烧毁的那几间屋子重新盖好便能分房睡了,到时候便不用如此局促了。
幸好济哥儿年岁不算太大,沈渺上辈子家里也有不少堂兄弟姐妹,过年过节回了老家,房子不够,爷爷也时常把床拼起来给他们搭一条大通铺,让他们挤在一块儿睡——当然,最后兄弟姊妹几个一整晚都不会消停,不是下楼偷奶奶卤的鸭脚吃,便是大呼小叫挤在被窝里通宵达旦地玩斗地主、狼人杀。
将送来的床榻桌椅等都检查过后,沈渺爽快地与杨老汉会了账,送他们走时,又笑眯眯问道:“昨个寻老丈说的那造车之事,老丈思量得如何了?可能做得成?”
杨老汉砸吧砸吧嘴:“给三百文,我便与娘子做!”
沈渺眯起眼:“两百文!那遮阳大伞我自个买!”
杨老汉竖起五根手指:“两百八十文!包你一把伞,不能再少!”
“一人退一步,两百三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