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问了一些事,但从这里也打听不出更多了。他谢过老人,继续往宋瑾的家走去,他隐约觉得宋家这一整个大家庭,都跟桐城医院有密切的关系。
苏暮夜以前从没有特意问过宋教授的家庭情况,他以为他只是不喜欢被八卦。
但现在看来,很可能宋家的往事并不简单。
宋教授不提家庭,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不能说。
榕秋路是一条向上的坡道,78号就位于坡道的尽头。
沿街的铁栏上缠满了枯萎的爬山虎,铁栏早已生锈,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了。苏暮夜站在78号门口,因为这栋房子长久无人居住,连墙上的金属门牌号都被腐蚀的看不清楚,铁门上挂着坏掉的锁,这种荒凉的地方根本没人会来,附近连流浪汉都没有,所以也没有人会特意来修缮它。
这是一栋四层楼的民宅,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外观很有现代特色。以倒退十几年的眼光来看,房子在当年一定相当时髦,跟周围的普通民宅完全不同。但空关了这么久,再美的模样也早就无法保留,如今这里只是一栋废弃的破屋子。
78号是榕秋路上的最后一栋房子,紧邻着的就是一片小树林。苏暮夜看到了老人所指示的那条通往桐城医院的近路,它很不起眼,连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条路,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帮助根本发现不了。那条路破的一塌糊涂,但天气好的时候勉强能走,从宋宅骑着自行车走这条路到桐城医院完全没问题。
如果自行车的车程是十分钟,那这个距离甚至比他从酒店走到医院更近。
他思索着,随手推开宋宅的大铁门。
铁门发出刺耳的声响慢慢打开,一阵灰尘扬了起来。
里面静悄悄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长满杂草的院子。
这就是宋瑾的家,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
这里确实已经很久没人住了,到处都灰蒙蒙的,窗棂上挂满了蜘蛛网。
当然,这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宋瑾回到老家能看到的“父母”。
苏暮夜沿着房子转了一圈,撇开它的破旧程度不谈,这座宅子的装修设计远比榕秋路上的其他农宅精致,宋家当年应该很富裕,也很有品味。由于屋外就是树林,沿着屋子的一圈围墙都加高加固了,几根树枝从围墙外面伸进来,现在是冬天,到了夏天的时候屋后应该会天然形成一片很舒爽的树荫。
围墙的后方有一条小路,曲径通幽,苏暮夜远远看见小路尽头是一栋破旧的木屋,木屋周围是一片人工竹林。
不会错了,这应该就是宋教授年轻时候给自己设计的小屋子。
宋教授的设计理念崇尚清新自然,不喜欢太多的钢筋水泥。他提过老家的这栋小木屋,宋瑾小时候也在那里玩过。苏暮夜确实找到了他想找的地方,这里的一切跟他手里的信息都是对的上号的。
这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唯一弄不明白的是,当年宋家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会走。
绕了一圈,他又回到正门。门反锁着,但一旁窗户的玻璃全都碎了,他一脚踩在窗台上跳了进去,也没听到有谁来阻止,看来大家都知道这栋破屋里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就算贼光顾也没什么好偷的。
他回头看了看外面,隔壁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原样回去打瞌睡了。
完全没人关心这个破地方。
苏暮夜轻吁一口气,穿过玄关走进客厅。
这房子都已经被人无视到这种程度了,他很怀疑自己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宋宅的内部空间比他想象中大得多,结构有些复杂,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三楼是卧室和书房,房子的每层楼都有卫浴设备,四楼竟然还有一个观星台。作为一座偏僻小城里古老的农宅房子,这实在是相当前卫的设计,从房子的陈旧程度看来,这里起码也有三十年了,所以这不是宋教授从国外学成归来以后,拿来练手的设计。
显然宋瑾当年的家境相当优越,父母也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但当时桐城尚未开发,又穷又落后,宋家为什么非要选择这样一个闭塞的地方定居?
难道是……桐城医院?
苏暮夜突然怀疑到一种可能。
难道宋瑾的父母,是为桐城医院服务的?
他们为了工作而来到这里,但没有降低自己的生活品味,所以才建造了这样一栋优雅的房子。
苏暮夜立刻进了二楼的书房,他仔细翻找了一下,想找到当年他们工作的痕迹。然而书架上的东西几乎都被搬空了,留下一些旧报纸之类没有用处,苏暮夜拉开了写字台的抽屉,看见一堆发黄的破纸下面,塞着几张印刷着线条的硬卡纸。
他小心翼翼地抽了出来,发现这些都是空白的病历卡。
当年医院没有社保卡这种东西,也没有完整的病人档案,就医的病历都写在这种单独的病历卡上。但普通人家里不会特意准备这么多空白卡纸,苏暮夜又找了一会儿,终于从那堆发黄的破纸里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