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视线又移动到那些照片上。&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巴赫洛夫的被害现场,黑色丝线像蜘蛛网般的纵横交错,缠绕着这具冰冷的尸体。
他微微佝偻的姿势就像一枚冬眠中的僵硬蚕茧,一动不动的在噩梦中长眠,一直沉沦到永恒的深渊……
除了这张照片,兰溪也设法调查到了其他被害者现场的情况。他们的尸体都被摆放成同样的姿势,微微佝偻如蚕茧,被黑色丝线缠绕着悬挂在空中。
这显然是刻意布置的现场。
包括蔷薇密会在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血摇篮制造恐吓的一种手段,他们在杀人后将现场布置成这种血腥的样子,企图给目击者造成心理上的极度恐惧。夺走他人性命的快感加上欣赏他人无处逃避的恐惧,犯罪者复仇野心的满足,就在这一制造和散播恐怖的过程中达到顶峰。
恐惧波及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犯罪者的自我满足感也就更强。
然而宋瑾看在眼里的这个犯罪现场,除了血腥和恐惧,似乎还有别的东西。
他将这些照片摆放在一起看,发现了一个之前被忽视的特点。
那就是——极度的精准。
这几名死者尸体佝偻的姿态,以及那些丝线捆绑的手法细节竟然都极为相似。不仅仅是谋杀场面,甚至精确到尸体低头的角度,黑丝缠绕形成的结构和数量,现场环境的光影变化……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这些尸体简直就像是在流水线上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
显然凶手在动手之前,就对谋杀地点的选择以及尸体的处理进行过极为精密的计算,并且将脑海中的画面完美付诸行动,以至于这些照片排列看起来就像一批完全相同的复制画。
他像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在杀人之后又绘制了自己理想中的凶杀现场。这些现场除了阴森恐怖更有一种奇特的观感,被害者整齐划一的姿态仿佛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长眠中的死者,鲜血被黑色的丝线浸染,灵魂亦无处逃脱。
绘制这幅画面的人,是凶残的复仇者。
但他在杀人之后并不急着逃脱,而是冒着风险花费大量时间去布置这些精致的现场。
这么做非常费力,不可能是单纯为了好玩。所以,他是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窒息,纠缠,囚禁……
这种奇怪的偏执原本是个毫无头绪的疑问,但经过刚才对夏绿蒂姐妹动机的推测,宋瑾似乎猜到了什么。
纠缠的黑丝,缠绕的海藻。
佝偻的躯体,被海藻吸食血肉的目标……
这些命案现场的画面,让他想起在璃江孤岛上那一晚,他在礼堂看到的被海藻缠满全身的兰溪。
如果当时他没有及时赶到而导致兰溪被摇篮曲夺走性命,那他最后的画面会与这些命案现场何其相似……
死者的姿态,是在隐喻摇篮将人的血肉吞噬殆尽的场面?
凶手想要让特定的人看到这个场面,而且他确定对方必定能够理解这画面中所隐藏的含义。想将信息传达给夏绿蒂姐妹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那剩下的对象,宋瑾也想不到其他人了。
……会是他自己吗?
他看着那些照片。
这是特意给他看的?
血摇篮,他不知漂泊在何处的亲属们,是在通过这些死去的人远远召唤他,向他昭告着属于他最终的命运?
难道他们并不想跟他团聚,只想贪婪地吸食他的血肉?
但故意恐吓他,又有什么意义。
滋养摇篮曲的用途,宋瑾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对他的人生结局不会有什么影响。既然血摇篮有办法找到他们的复仇目标,自然也能找到他然后随意地处置。
所以,凶手到底想要告诉他什么。
他们传达的信息,他仿佛明白了,又仿佛不明白。
而且……血摇篮。
凶手用这个奇怪的名词称呼自己。
染血的摇篮。
摇篮是初生婴儿安睡的怀抱,摇篮曲又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这个词语对他们而言是生命的象征,本应该是充满希望和温暖的,为什么又会染上鲜血?
宋瑾的脑海忽而清明,忽而又混沌。
摇篮……摇篮曲……
黑色丝线……象征着摇篮曲的丝线……
线索……
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边,苏暮夜和兰溪正在讨论针对目前的推测如何进行今后的行动,宋瑾问兰溪:“那个,我想问问有关巴赫洛夫和其他人的被害现场。你们或者是蔷薇密会,有没有人调查过缠绕死者的那些黑色丝线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