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Q是一百零八章……
艺术加工之后,演绎出一段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佳话出来。这新鲜段子再加上是本朝炙热的人物,立时风靡汴京城里,唱响大江南北,就连岭南极远之地,现在也开始流传起来。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姑娘不想遇见一个像吴大郎这般有情有义的好儿郎?惜菱不过一个伎乐,吴迪她能奋不顾身,怎么教其他同病相怜之人不羡慕。
现在吴迪有事,青楼之中谁也不肯说他一句坏话,谁也不想见到这等有情有义之人落个骂名。
今日早朝刚刚开始,童贯、高俅、王黺等人便群起攻之,要陛下定不能饶过吴迪这种欺君罔上之徒,李纲随军宣赞竟然随声附和吴迪之行,也当同罪论处。
蔡京则是站出来为吴迪申辩,蔡京已然知道事情原委,在李纲奏报传递之前,吴迪已经写好书信,将此行原委以及辽国已有防范之事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蔡太师。蔡太师这个时候怎能让吴迪有后顾之忧?
原本与蔡京不和的朝中清流这次倒是站在蔡京一边,和童贯党羽大声争辩。一时间宣德殿中比市集还要热闹,人生鼎沸相互攻击责骂,差一点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道君皇帝高坐龙椅上,愁眉苦脸的看着自己的这班重臣们撕掉平常温文尔雅的面具,唾沫横飞争吵一片。有年轻气盛些的竟然已经捋胳膊挽袖口准备开始动手了!几十年来朝中这还是首次激辩到如此凶猛地步!
徽宗不禁头疼起来,前日得梁师成连夜奏报此事,官家的确心中不爽,你吴迪怎敢如此胆大妄为,视朕若无物!其实吴迪攻辽之事官家倒无所谓,他愤怒的是吴迪竟然没有按照他精心部署的线路前行!要知道那可是他费了一整日的功夫才想出的北上行军最佳路线,就这么被无视了!怎叫他心中不怒。
他本已下定决心,等今日朝会定要追究此事!不想昨日大早赵楷和茂德就进了宫,福金缠着自家父皇帮吴迪说了不少好话,赵楷也是旁敲侧击,言下之意吴迪必是有自己的难处,想叫他看在吴迪为国不惜赴死之情上宽恕则个。
好不容易把泪眼婆娑的福金安慰好,打发他们二人回去,徽宗又接报说蔡太师,还有朝中不少大臣求见,徽宗头大如斗,匆忙忙溜出宫来到外面寻个清净,这出了宫也只有一处可去,李师师!
徽宗满心欢喜到了李师师处,希望能得个安静,不再去想吴迪之事。可惜天不遂人愿,今日的李师师竟然给他唱了一段新曲,还是吴迪的!徽宗心有所感倒是问询起李师师对此事的看法来。
李师师向来是严守规矩,从来不过问朝中之事,今日也破例给吴迪说了不少的好话。
徽宗皇帝心中火气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已经没有力气愤怒,只希望这事情就当没有发生最好,自己可以安安静静的和往常一样。
看着朝堂上的争吵,官家由衷的感到一阵腻烦!这些大臣们有什么到底在争得是什么?一边说吴迪欺君罔上,是发配大罪!
可是吴迪现在身在辽国为国征战,这样做怎么可能,莫非当朕是傻子?另一边说吴迪违命另有缘由,是以无罪。
可要是此例一开,往后朝中将领个个学样,如何驾驭?
徽宗皇帝也是头疼万分,只好用上拖字诀,梁师成见官家有不耐之色,站前一步大声宣道:“众卿肃静,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殿内钟馨连连声响起,殿内这才平复些,两派大臣纷纷归位。
官家有气无力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待再有战报回来再议!”
南京析津府,四军大王萧干已经领三千奚骑连夜赶了回来。
留守南京的辽国众臣这才算是松了口气,先是四军大王带奚骑赶回,中午时分都监错玉泽统带六营怨军两万余人也赶到南京城下。现在别说三四千小股宋军,就算来上三四万燕京城也可安然无忧。
众人这口气松开没多久,一个噩耗传来!南朝义勇军昨日辰时偷袭了阳中,阳中城已被宋军攻破!
这个消息是一个阳中兵值守城门的小校连夜奔逃带来的,整个阳中城三千五百人马,除了被李纲放走的那数百阳中乡兵步卒之外,未曾逃出一人!
耶律大石等人接到这个情报时,简直犹如晴天一个霹雳,震得头脑发晕,谁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经再三的询问,这才算是确定,的确是南朝宋军所为。
现在真相大白,原来南朝的义勇军忽然消失,是去了西京道!
耶律大石恍然大悟,自己一直觉着不对劲,宋军为何弃马步行而入,原来问题出在此处!他们一早便把主意打在了阳中马场!骑军下马步战怎么可能?耶律大石悔恨莫及,自己早该想到此处才是!
阳中城破,现在首要的是去想该要如何料理善后,从哪里调兵应对?再不能出现第二个阳中!必须尽快把宋军消灭,再不济也要把他们赶回去。
耶律大石与萧干就此事再起分歧,萧干要自己带奚骑立刻先行前往阳中,怨军再跟上增援,必要把宋军歼灭在阳中域内,不能再让他们在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