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兵要是能胜,还是有着无比诱惑,说不定可夺辽国西京之地。但是现在辽军在边境大举集结,防备甚重,要是战事僵持下去,未免得不偿失。
不如童贯的观望之策,倒是进可攻退可守,最差的也可等到金兵南下之时,腹背夹击。
徽宗皇帝心思转变,可是却又开不了这个口,这要是开了口,定会被史书记上一笔坐视功臣自生自灭“薄情寡义”的名声!
也不光是史笔如刀的事情,徽宗皇帝对吴迪还是有些不舍。这次吴迪立下这等奇功,还不曾得了朝廷封赏,朝廷就把他弃如敝履,官家心中也过意不去。
官家这个心中的纠结不需再提,只能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这也怨朝中大臣,不是向左就是向右,就没有一个能够折中些的,怎么教当今陛下下得了台?
徽宗皇帝在龙庭之上,左右都不是,正为难之时,一眼瞥见侯蒙似乎欲言又止!官家心中一动,张嘴问道:“侯蒙,你可有什么看法?”
官家在沉默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开了口,宣德殿中瞬时安静下来,且听侯蒙有何话说。
上百双眼睛注视之下,侯蒙也有些进退两难!
他心中自然也是有自己主意的,不过这个想法却是很对不起他自己的良心!他赞同的是童贯的意见,还是暂缓出兵的好,辽国内乱起时,再突然大举北伐,总比现在辽军重兵防备下仓促北上要好的多!
可是,此次义勇军的北上却是他一手促成,要是他说了出来,那不是成了他故意去陷害吴迪,特意让他去送死?
天子问话,不能不答。
侯蒙举步艰难,直若有千钧之重,一步一步走到御阶之前,行礼奏道:“启禀陛下,依老臣之见,吴迪确有大功,朝廷该不吝赏赐。但是军国大事也不可因人而废,吴迪有功则该赏,但不应牵扯进北伐大计之中。现在辽国西京形势不明,若是发大军贸然轻进,怕得不偿失,还请陛下三思!”
果不其然,侯蒙此话一出,朝中一片大哗,侯相公不是说与吴迪交好么,怎么现在要置人于死地?
徽宗忽得被侯蒙点醒,是啊!有功则赏,但是北伐大计不容人破坏!徽宗放眼下去,殿中已经有数个年轻御史跃跃欲试,准备出来弹劾了!
一片吵闹声中,徽宗皇帝重重一声干咳,殿中又安静许多。
侯蒙被徽宗点将,出班说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先行赏功,再议北上之事!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其实言下之意也就是吴迪不能救援,也未必救得回来了。所谓先行赏功不过一个过场而已,不让朝廷招人诟病,寻个台阶下罢了。
这话刚刚说完,立刻引起朝臣的喧哗,几个御史纷纷上前,准备弹劾侯蒙!
徽宗皇帝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能够解决自己眼下困境的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放手!立即咳嗽一声,开口说道:“朕觉得侯蒙所言,有些道理,众位卿家的看法呢?”
童贯一听,立刻明白官家心意,心花怒放大声说道:“陛下英明,臣附议!”
在童贯看来,赏功不赏功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人都死了,赏不赏有什么关系?就算是给他封个王爵又能如何?
童贯一派大臣也是纷纷出声赞成此议,现在轮到蔡太师有些为难了!
刚才官家的那句话,已经明白无误的表示出了毫无北上的意思,要是他还要坚持,不免要怵逆天子。
但要是现在转口,又不免寒了跟随着他的人心。
也罢,吴迪,只能怪你的命不好!
蔡太师躬身说道:“臣觉得还是先赏功为好!”这已经不再提及北上救援之事,朝臣们都已经明白,吴迪被大宋朝廷抛弃了,从此再不用指望救援之事,只能在辽境孤军奋战!
不少臣子心中都是泛起凉意,吴迪立此殊功,且在朝中靠山不少,就这样的,也不过说丢就丢了。
要是换了旁人,只怕议都无需议了,不免兔死狗烹之意大起。
见到蔡京已经屈服,朝中已再无重臣反对,徽宗心情欣喜之余却是有些失落,这个吴迪算得上忠臣良将,可惜了!
“那便依众位大臣之见,有功则赏!礼部,吴迪之功该当如何封赏!”徽宗当即发话。
礼部尚书出班上前回话:“启禀陛下,吴迪有擒王之功,但无复土之实。按大宋律令,爵当封伯。他只是民军统制,并无军籍,无法按军功封赏官职!”
“无法封赏?”徽宗皇帝大为不悦,本就感觉亏欠不少,有些说不过去。
现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不能封赏,那不是薄情寡信又是什么?
“有功为何不能赏?哪有这种道理!”
童贯见眼下大势已定,陛下放弃了吴迪,势必要在封赏之上给予些弥补,要是这个都没有,实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他立刻上前奏道:“陛下,吴迪是朝廷从六品飞骑尉,斩首之功甚多,按照军功可为节度使。义勇民军也可拣拔为上三军封,调往殿前司充任班直,如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