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就暂时在宝善寺内栖身。吴迪带人冲进宝善寺的时候,这群衣不遮体的难民吓得四散奔逃,宝善寺的藏经楼倒是保存完好,众人破门而入,只见里面呈井字形的回台,地底全部架空,木板之上成册的书籍卷册全都蒙着厚厚的灰尘。
宝善寺藏经很多,除了一般的《金刚经》《华严经》《四十二章经》等传统佛教典籍之外,还存有道宗皇帝所撰的《华严经随品赞》十卷;中京报恩传教寺论圆通法大师法悟撰《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燕京归义寺纯慧大师守臻撰《通赞疏》十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等等。
此外还有燕京奉福寺国师圆融大师澄渊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思孝撰《近住五戒仪》、《近住八戒仪》、《自誓受戒仪》各一卷,《发菩提心戒本》三卷,《大乘忏悔仪》四卷;《般若理趣分》、《报恩奉盆》、《八大菩萨曼陀罗》诸经都有。
吴迪对佛教不感兴趣,只在丁建鹏的电脑上看过一些佛教的经典注释,他知道这些东西非常有价值,但总归是宗教避世之学,但如此浩如烟海的藏经,比起敦煌藏经洞之内的无价之宝来毫不多让,既然是财富那吴迪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他下令将里面的藏书全部搬走,除去搁板之上,还要翻箱倒柜,许多孤本珍本的绢纱羊皮的经书都是西域传来和天竺传来的经卷,全部都成了吴迪的战利品,而且这也是他下一步对付开龙寺的招数之一。
吴迪出来的时候,看到缩在墙角的那些难民,皱了皱眉头,派人叫来了萧干,命他采取措施,将无家可归的难民收容起来,与在外做苦力劳工的降卒一起,安排做工吃饭,不然冬天还没过去,这些人都会被冻饿致死。
他赶回去甄别搜刮来的各种佛教典籍,其实宝善寺除了的佛教典籍之外还有很多人物志传,各种僧人的游记,西域和辽国各地风土人情,各地名产,最的是不知道那个僧人所写的《天下金石矿物分图布诸物记》这相当于一个辽国土地的矿产报告!
吴迪看到这个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要不对着满屋子的佛教书籍他还不得被烦死,这种东西可是对吴迪有大用,老实不客气的,当然据为己有,剩下的,他也没时间甄别了,他想到了济明和尚。
第二天,吴迪带人来到了开龙寺,鲜演大师已经上路,听说他先到春倷钵大会,然后还要去应州,估计一时半会的回不来,留守的是鲜演的师弟鲜解,听说留守使,大将军吴迪来到,慌忙出迎。
吴迪道:“本人最近得到了大批的佛教经典图册文书,如今战乱刚平,唯恐典籍遗失,但又不好收藏,于是想到了开龙寺,听闻有国师行宫在开龙寺,正好可以收藏这些典籍,不知肯否?”
鲜解道:“萧大人是慈悲心,也是我佛家的救星,开龙寺能够收藏佛教典籍那是无上荣幸的事,但国师行宫的开启除了国师本人之外,还必须要有兰陵王的授权才行”
吴迪道:“哦,萧奉先大人我自会去通知他,现在我也是公务繁忙,现将行宫打开,将藏书搬进去再说,国师是佛家人,对此当无异议的,况且你开龙寺无故得到这么多教义典籍,不也同样增加了知名度吗?”
鲜解道:“萧大人说的是,但一般的经书典籍,我们开龙寺的藏经楼本身就有,无需在收藏其他的类别的书籍,这个还需要甄别”
吴迪道:“这个简单,你们甄别就是,来啊!将经书都搬进来!”
手下亲兵将是几个大箱子的书籍全都搬了进来,当然,有些珍贵的典籍吴迪自己都清楚,那是老实不客气的自己留着的,搬进来当然是他认为不的,不过他也不敢肯定,鲜解需要甄别,那就让他甄别好了。
而且鲜解主动提出,眼下开龙寺佛学造诣高的大师不多,可以让客座的挂单和尚参与进来,他说的就是济明大师,吴迪当然没意见了,于是众人将书籍搬入大殿之内,十几个老和尚一起开始翻书。
当看到这些典籍基本上都是非常珍贵的图书时,众人也是很惊讶,也有人认出,很多佛教典籍都是宝善寺的珍藏,怎么会落到了这位萧大人的手上?可是他不敢向吴迪提问,只好闷头翻书。
济明大师的翻译工作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看到如此众多的佛教典籍忍不住惊讶非常,这里面吴迪却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将一些股本和珍本挑出来,他准备让济明带回大宋,这也算他吴迪对中原地区的佛教发展做出的贡献吧。
且不论吴迪发展了大宋的佛教文化事业,二吴迪在打开了国师行宫之后,发现的东西,就足以使他本人都很惊讶,原来巴纳铁掬在行宫之内竟然收藏着大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时候,举全国之力版刻的大藏经的原始刻板,总共是十一万三千多片,几乎堆满了整个行宫的收藏室!
这种雕版印刷的大藏经,是当时中国佛教发展的巅峰之作,后来原始及版本流传到了扶桑国,后又流回中原地区,是研究当时佛教发展与印刷科技的最好文物,但吴迪却对此嗤之以鼻,原因无他,现在的大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