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之所以将第四集团军全部调入中条山,除了借此免去孙蔚如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把原十七路军挤出故土之外,还另有一番用心。
当时,一本日本出的画报上有一幅漫画;对蒋介石的阴谋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幅漫画画的是——坚守中条山的部队穿着破旧衣服,肩扛破枪,身上标有“杂牌”字样。
他们的前面是日本军队,后面是服装齐整、装备齐全的蒋氏嫡系军队。
蒋氏嫡系部队端着刺刀戳向“杂牌”的脊背。
这幅漫画虽然是日军的宣传画,但却把蒋介石如此布置,妄图消灭十七路军的险恶用心刻画的惟妙惟肖。
蒋介石企图让日本人消灭杨虎城的17路军,这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的事;孙蔚如心中十分清楚。
孙将军不能公开跟蒋介石对抗,一方面是担心在押的杨虎城将军的性命;害怕蒋介石抓住17路军的把柄借口加害杨将军。
另一方面孙将军想的是关中大地,17路军坚守中条山;就能挡住日本侵略者向西开进的步伐,三秦父老就不会受日本军队的践踏。
孙将军鼓励部队要以民族大义为重英勇杀敌,誓死保卫家乡不受侵略。
十七路军一些老部下、老将领当面责怪孙将军,认为孙将军不能听从蒋介石命令;把杨虎城将军缔造的这支部队拿去与日本人拼光,替几十万在他们身后养尊处优、装备精良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充当炮灰。
孙蔚如缄默不语,苦心孤诣;寻思唯有下定以死抗战的决心,才能得到同仁和属下的谅解。
孙将军慷慨激昂道:“余将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舍身家生命以拒日寇;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最后,孙将军悲壮一歌:“但闻黄河水长啸,不求马革裹尸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日军集中几个师团数万兵力在空军、炮兵的配合下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对中条山防地进行了十一次猖狂进攻。
其中以“血战永济”、“六六战役”、“望原会战”最为惨烈悲壮!
第四集团军坚守中条山的两年时间里,大小战役数百次,战况空前激烈;有时为一座山头、一个村镇反复争夺、几经易手。
日军攻势强大,人多势重,常使坚守阵地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整营整连的伤亡。
关中父老得知孙将军在中条山为家乡而战,像萧何丞相当年支援刘邦一样,将兵员、粮食、衣物车推担挑送往前线。
大后方总督都关锦璘在第四军不在武器弹药供应名单之内的情况下,坚持给中条山前线运送枪支弹药。
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孙将军下令收缩防线;集中部队,灵活出击;派疑兵穿插敌后打运动战、突袭战;搞得日军首尾不得相顾,整体无法推进。
两年时间里,日军频繁改变作战方案、撤换指挥官;越是急于跨过中条山越是不得前行。
日军上报大本营的报告也不得不声称:“守备中条山之支那部队虽属杂牌,但其战斗力颇强,不可轻敌!”
孙蔚如率领第四集团军全体将士在没有友军支援配合、军需物资极端缺乏的艰难情势下拼力死战,以1万的阵亡为代价;巍然屹立于中条山。
孙将军的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有力遏止了日军企图打通中亚与德军会合的整体作战阴谋,用血肉保卫了关中故地;表达了三秦子弟兵的赤胆忠心。
多少年后,人们还在谈论当年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为什么没有占领陕西、四川以及西部广阔的土地?
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孙将军的顽强抵抗;孙将军是抗战第一功臣。
好不夸张地将,要是没有孙将军和第四集团军坚守中条山;蒋介石在重庆的首都能坐稳?西边大片土地能不被侵略者践踏?
孙将军不坚守中条山,日本就有可能打通中亚通道跟德国衔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恐怕就得改变。
孙将军的第四集团军死守中条山,死守黄河;挡住了日本人的铁蹄,才使西部大片土地未受侵略者的践踏。
倘若算上孙将军西安事变后力主联合**一起抗日,践行民族统一战线的作为;孙将军应该就是兴汉的萧何,振唐的李靖。
孙将军的第四集团军坚守中条山,陕西报纸如此登文益言:“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英勇将士在北岸艰苦支撑所赐!”
日军视中条山为华北战场之“盲肠”,全国人民则把第四集团军称为“中条铁柱”。
各地进步记者、各界代表团纷纷来到中条山,满含热泪,慰劳官兵;四处称颂,盛况空前。
形势所迫,蒋介石也不得不对孙将军抗战业绩表示赞扬。
孙蔚如将军笑了,挥笔作下《七律烈烈金风》:
烈烈金风荡寇氛,
中条立马日将曛。
十年积恨还辽沈,
百战提兵涉潞汾。
师克在和壮在直,
汗挥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