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心情很郁闷。这种郁闷不是来自于其它的什么地方,而是来自于嬴政带给他的压力。
上次李斯提出了一石三鸟的计策,结果王翦领命出征,大破楚军,扫清了最后一个强劲的对手,为大秦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蒙恬领命出兵,进逼乌家堡,项少龙现身,让嬴政知道其并无异志,不会出手帮助楚国,加之王翦宣称楚国项燕战死,打消了嬴政的顾虑。不管击败李信的项燕是不是项少龙,这一页毕竟翻过去了,尽管嬴政内心还是认定项燕是项少龙,但至少表面上他不能再追究了。至于王翦和项少龙的关系,通过这件事也基本澄清了,那就是二人并无任何瓜葛和关联,否则王翦父子也不会帮助嬴政平定六国。要知道除了韩国之外,赵国的邯郸、楚国的寿春、燕国的蓟城都是王翦攻克的。而王翦的儿子王賁,则攻克了魏国的大梁、齐国的临淄,并将苟延残喘的代王嘉和退守辽东的燕王喜一举成擒。好不夸张地说,没有王翦父子,就没有秦军的百战百胜。
如果王翦和项少龙有任何的联系,那么蒙恬进逼乌家堡,王翦绝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嬴政对王翦也放了心。只不过每每想起项少龙临走前对他说的,王翦父子将会助他扫平六国的话,嬴政心里还是有些狐疑。不过狐疑的同时,嬴政也愈发感到项少龙的可怕,这个人简直是未卜先知。既然如此,只要他无异心,最好还是不要招惹他。
大秦扫平六国,一举实现了其七代君王的梦想。理想虽然实现了,但嬴政发现现实的问题更多。第一个急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些文臣武将,包括自己的众多子嗣,都在等着自己的分封。他们以此好裂土开疆,成为新的,听命于他的诸侯国国主。
嬴政的心中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前车之鉴不远,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带给他最深刻的教训,就是随着时间的演变,分封出去的诸侯国迟早会尾大不掉,最终不再听从中央天子的命令。最可怕的,一旦权臣势力过大,将会危及君主的地位,甚至有可能会反过手来,将自己的君主灭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赵、魏、韩的三家分晋。远一点的,鲁国的国政长期由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鲁国君主不过是个傀儡,处处受制于人。
嬴政内心思量过,一旦象周朝那样实施分封,自己的儿子还好说,那些文臣武将该怎样安排呢?就算借鉴周武王的做法,将最大的功臣姜尚封到最偏远的齐地,并且将自己的叔叔周公封到鲁地,让他成为齐的邻居,以收监管之效,最后还不是齐强鲁弱吗。如今扫平六国最大的功臣就是王翦,该怎样分封他呢?以王翦父子的英勇无敌,加上王翦手下的那五万铁骑,加上他与项少龙不清不楚的关系,无论将他分封到哪里,只要给他几年的时间养精蓄锐,到时他振臂一呼,天下还能属秦吗?
嬴政不是没有考虑过找机会除掉王翦,但王翦精细过人,深知进退之道,伐楚成功后立刻将兵权交出,告老还乡,无一丝一毫功高震主之意。自己若强行为之,结果一定是适得其反,逼得王翦父子扯旗造反。嬴政遍思手下将领的本事,即便是蒙武、蒙恬父子也不是王翦的对手。更何况自己要真是那样做,到时说不定蒙氏夫子也会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惊惧心理,帮谁还不一定呢。
嬴政越想越是心惊,因此他打定主意,为了大秦的基业,决不能再搞分封制那一套。要突出他的权威,就必须采取大一统的统治策略。只是这个想法自己是万万不能说的,那样一来,手下的文臣武将就会伤了心。他们跟随自己为的什么,嬴政心里很清楚,无非是利益罢了。如今毫无所得,他们一定不甘心,再加上六国的残存势力还在,一旦他们相互勾结,自己的位置恐怕坐都坐不安稳。
嬴政当即想到了李斯,并将自己不想分封的想法告诉了李斯。当然,为什么不搞分封,其理由是什么,嬴政并没有对李斯讲。
嬴政虽然未讲,但李斯毕竟跟随嬴政多年,对其内心的想法还是有所了解的。从李斯心理来说,他也不赞成嬴政向周朝那样,将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各个功臣。李斯内心盘算过,假若分封天下,单是嬴政的儿子就有二十三人之多,这当中长子扶苏、公子高、公子将闾以及嬴政的第十八子胡亥都深得嬴政喜爱,而且本身都文武双全,他们的封地应该是最大的。在他们之外,紧随其后的,便是帮助嬴政扫平六国的王翦父子、蒙氏一族,此外还有赵佗、屠睢、章邯等大将。就算在文臣当中,赵高、冯去疾也深得嬴政信任,到时恐怕封地也不会比自己小。天下土地能有多少,这么多人分封下来,留给自己的怕是很小一块了。但如果不搞分封,这么多的土地,这么大的国家,嬴政当然需要得力的助手帮助其治理天下。如此一来,凭借自己多年的从政经历,自己的位置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些公子、功勋宿将、一般文武大臣还不都得听命于自己。李斯想到这些,愈发觉得不分封,自己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如今听得嬴政说出不分封的想法,正中自己的下怀。但李斯知道,嬴政不搞分封,当然有他不能告人的想法,因此李斯虽然内心窃喜,但脸上依然恭谨异常。
回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