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嬴政有子二十三人,嫡长子即扶苏。
扶苏的名字还是项少龙给起的,关于这一点,扶苏是知道的,因为在他动身启程到渔阳蒙恬军中的前夕,他的父亲嬴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扶苏很想亲眼见见这个给自己起名字的人。因为他记得,从他懂事的时候起,项少龙这个名字便一直是秦宫中说不完的话题,项少龙的每一段传奇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扶苏在马上回身,看看自己身后的二十名随从。这些人都是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亲信,其中的七人是他的父亲在秦宫中为他亲自挑选出来的贴身护卫,剩余十三人中有四人是他自己网罗的,都是生性彪悍,剑术过人的剑手。还有九人是蒙恬在军中为他选出的精锐将官,这九人无论是骑术、箭术,还是两军作战的谋略都是上乘的,算是他在秦军中的得力手下。扶苏此刻带着他们出来,是要执行一项秘密的任务。
是什么任务需要始皇帝嬴政的嫡长子去完成呢?是去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项少龙。
嬴政知道李斯和项少龙的关系,之所以没有让李斯去完成这项任务,一是李斯的态度看起来不大愿意;二是李斯当时还在频阳王翦那里,嬴政也担心李斯赶不回来。思来想去,嬴政突然想起当年自己跟项少龙说起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时的情景。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提出要求,让项少龙给未来的这个孩子起个名字时,项少龙脱口而出,让这个孩子叫扶苏吧。嬴政记得自己当时很诧异,觉得扶苏是个男孩子的名字,万一自己的妻子生的是个女孩呢,哪知项少龙一口咬定,一定是个男婴。事实证明项少龙是对的,由此嬴政觉得项少龙跟这孩子之间好像有着某种的联系。此时,嬴政需要联络项少龙,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嫡长子扶苏。于是,他在接见屠睢之前,就让身边的那个内侍快马到蒙恬军前传令给扶苏,让扶苏去联络项少龙。
扶苏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刻召集自己的人手准备启程。蒙恬没想到始皇帝会让自己的嫡长子涉险到塞外去办事,他想派一支人马护送扶苏前往,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几次连番兵出渔阳,已经骚扰得匈奴各部苦不堪言,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派出小股的骑兵在边境一带巡视,万一遇上扶苏发生什么意外,自己的罪责无论如何都洗不掉了。
不想扶苏谢绝了蒙恬的好意,他认为人马越多,目标反而越大,这样一来更容易让匈奴铁骑盯上,倒不如自己轻装简从,这样反而会没事。另一方面,扶苏也觉得,凭自己手下的本领,就算真遇到匈奴的小股骑兵,自也可以应付得来。
蒙恬觉得扶苏的话也有道理,见扶苏态度很坚决,也就不再坚持。蒙恬没有想到,扶苏此次出行非但遇上了敌兵,而且敌兵的首领还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凑巧的是,这个人此时也是一个年轻人,但他在日后却赫赫有名,甚至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都差一点做了他的俘虏。这个人就是日后率领匈奴奇兵横行漠北,给中原王朝带来无尽麻烦的匈奴新单于——冒顿。
冒顿此时还是一个年轻人,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儿子,但他的远见卓识和文韬武略此时已经有所表现了。
冒顿知道自己的父亲最近心情很郁闷。连番征调各部落的精锐骑兵,满指望击溃蒙恬指挥的秦军,再乘势南下,攻取中原,指望由此获得大量的利益,俘获大量的人口和牲畜,不想几次出兵,连秦军的影子都没看到,耗费钱粮不说,关键的一点是大军出动没有半点利益,加上头曼拒绝了其他部落南下的建议,因此各部落对头曼的做法难免有些怨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冒顿都完全赞成自己父亲的做法。他也觉得,蒙恬如此三番五次地出兵骚扰自己的部落,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冒顿此时还看不出来,但有一点他看得很清楚,那就是蒙恬和自己的父亲之所以都不主动向前,而是在此地反复地试探和拉锯,根源都在于,在秦军和自己部落的骑兵之间,有一座乌家堡横亘在他们中间。冒顿甚至觉得,这座乌家堡也许才是这场拉锯战的关键所在。
冒顿曾经听自己的父亲谈起过乌家堡的事,也知道这座乌家堡不过是近十年才兴起的。但就是这座乌家堡,在他的身上总是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以至于如此强悍的匈奴骑兵也不敢轻易地与其开战,而是放任乌家堡不断地向北推进,扩充他们的牧场。当然,乌家堡也不是得寸进尺的不断向北,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停住了脚步,仅仅维护他们现有的土地而已。
冒顿也问过部落中其他的一些人,知道乌家堡的堡主叫项少龙,是个了不起的人。更主要的,是项少龙身边还有一群厉害的人物,因此匈奴骑兵与乌家堡有过几次交手,结果都是铩羽而归。冒顿还听说,这个项少龙在中原时居然是秦国的上将军,并且指挥过秦军先败后胜,竟然击溃了赵、楚、韩、魏、燕的五国联军。他还听说,这个项少龙先后到过赵国、魏国、楚国、秦国、齐国和燕国,每到一地,都与当政的大臣或是一国的君主有过斗智斗勇的经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像赵国的赵穆、赵孝成王;魏国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