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听说领军将是楼无心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楚国原相国李园文武双全,手下有三个得力干将,这楼无心即是其中之一。滇西复国一战,就是这楼无心协助项少龙一战而定,这件事项少龙返回咸阳后曾经与人提起过,而且对楼无心也是大加赞赏。当时七国战乱不休,秦军的谍报系统非常高效,对东方六国的重点人物都有专门的调查。既然这楼无心已经崭露头角,他的信息也就源源不断的汇集成资料,交到了军中将领的手上。
楚国内乱,相国李园被杀,负刍成为楚王,这些事蒙武是知道的,他当时以为楼无心远在滇西,不可能回来。就算其回来,也会为旧主报仇,绝无可能替负刍效力,但今日得知楚军主将竟是楼无心时,蒙武还是感到震惊。
对手既是名将,蒙武不敢大意,何况秦军连番冲锋也有些疲劳了,最主要的,蒙武认为自己这一战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战略意图,他想看一看楚军是否会增援,以此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因此他令旗一挥,让秦军缓缓后撤。
换做旁人,见本已经完全占据上风的对手后撤,自己暗呼侥幸是第一反应,哪还有心思追敌呢,更何况对手是后撤,又不是败退,能守住大营就算很不错的结果了。但楼无心不同,因为他曾经听项少龙讲过,秦军战力之强,兵甲之利是天下少有,不过秦军也有个弱点,就是为了在战场上激发将士的斗志,他们往往将宗族、乡邻、子弟之间的人编排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彼此熟悉,一旦有人阵亡,活着的人为了给阵亡的人报仇,往往会激发出更大的斗志,这就是秦军过往就算作战不利,往往也死战不退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就是跟秦军的制度有关,因为他们注重军功,以斩杀敌军多少,拿到多少敌军人头作为向上升迁的资本。不利的一面是,秦军在变换阵型,或者后撤时,他们往往要互相寻找相识的人,好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这样一来人员的位置就会调整和互换,在一瞬间造成阵型的混乱与松动。
这个弱点是习惯性的,因为当时主将一定是在前指挥,绝不会回头查看自己部下的移动,更没有时间去纠正这种行为,但战场瞬息万变,就是这种看似没有破绽的无意识行为,却给了对手一个机会。当然,这种机会转瞬即逝,要想抓住,一是要看对方主将是否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观察到这种细微的变化;其二是,就算你能观察得到,但手下是否有一支具备这样战斗力的队伍,去勇敢的冲击这个破绽,进而改变战场局势。
让蒙武不幸的是,这两个条件楼无心都具备。之所以身边一个亲兵都不留,楼无心等的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敏锐的发现了秦军后撤时阵型的少许混乱,令旗一挥,五百名久经训练的亲兵组成的敢死队纵马狂飙,风一样向秦军侧翼冲去。
秦军侧翼立刻发生了混乱,进而带动整个阵型开始出现松动。让蒙武幸运的是,楼无心策略虽正确,但敢死队中毕竟缺乏那种可以斩将夺旗,一锤定音的人物,这也是当初项少龙为何选择朱炯和项羽担任左右翼先锋的原因。
蒙武不愧是名将,在他的指挥下,秦军迅速组织起了防御。一旦阵型的破绽被弥补,秦军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就将发挥作用。楼无心当然知道这一点,立刻指挥楚军开始整体逼近,以支援自己的敢死队。
战场的变化让蒙武一时间有些心慌,特别是楚军正确的战术运用以及快速地转守为攻都是他始料未及的。楼无心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蒙武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稳妥为上,老成持重的他当即决定,不再与楚军过多纠缠,而是徐徐而战,退了下去。
楼无心的进攻也未尽全力,不过是以进为退的一种手段罢了,见自己的敢死队无恙,也就不在求战,而是退回大营。
楼无心拖住蒙武,也就间接帮助到了项少龙。其后李信兵败,蒙武得知后大惊,唯恐自己后路被断,当即退兵,楼无心也按照事先的计划,军营挂印,离开了大营。楼无心的手下事先已经接出李嫣和郭秀,汇合后一起来到居巢。依楼无心的想法,居巢还是离楚国太近,应该到吴越之地去,但李嫣和郭秀却故土难离,看居巢一地山水秀美,坚持不走,楼无心无奈,也就在此地安居了。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