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言论各开,也各自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像儒家的孔丘、子夏与孟轲;名家的惠子;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兵家的孙武子、吴起;阴阳家的邹衍;墨家的墨子等都是如此。道家也不例外,其代表人物就是老子与庄周。老子留《道德经》五千言,其后不知所终,道家一脉就由庄周继承。至于管子、尸佼等人虽也曾名震一时,但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一时之需,虽也有著作流传,但影响力却远远不及上述诸人。
项羽等人听韩信讲墨子要自己的好友庄周代自己回答孟胜的问题,就知道关于这件事墨子一定有所耳闻,而且也曾与庄周讨论过。
既然墨子知道墨家三分,那么他的态度当然就决定了齐墨最后的归宿,因此田横在这里面是最为紧张的。
项羽知道这一点,于是小心地问道:“但不知那道家掌门如何回答的孟胜?”
韩信看看项羽,笑道:“庄周是墨子的好友,对墨子本人的才能和心怀天下之心很是钦佩,觉得墨子是天下少有的有识之士。但对于墨子的自苦精神,庄周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墨子身为钜子,严苛约束自己为众弟子做出表率与榜样是应该的,但不可将这些要求强化在每一名弟子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给他们强加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田横限于学识,听完韩信的一番话还在似懂非懂,但项羽、龙且等三人却是完全明白了韩信的意思。项羽点点头,“想来墨子老人家在晚年对自己的思想又有新的领悟,已经不限于门派之争了。赵墨的开创者曹公子本身虽被墨子除名,但他传播的思想毕竟还是墨家学说;齐墨的胜绰也被除名,但过错在于他自身,与齐墨的思想传播没有任何关系。不管怎样,这些都是墨家思想,区别只在领会的不同,不在于精神的差异。”
韩信看着项羽,“难怪乌家堡屹立塞外不倒,项堡主纵横七国无对手,这份灵动、洒脱就绝不是那些抱残守缺的人所能做到的。”
项羽笑笑,“公子过誉了。”
此时田横也明白了韩信话中的意思,墨子借庄周之口告诉自己的弟子孟胜,谁传播墨家思想都无所谓,因为墨家的思想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全天下的。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偏差出现,但那是传播者的错误,不是墨家学说的失败。换句话说,不管是齐墨还是赵墨,所做的都是墨家弟子应该做的事,就不要人为的分什么派别了。既然连墨子都承认了齐墨,田横的一颗心自然就安稳了。他心想,“等我回到齐国,一定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那些同门,齐墨弟子从此可以正大光明的坦承自己的身份了。”
项羽道:“我明白了,何以孟胜见过墨子后并没有返回卫、宋之地,想来他也接受了墨子的态度,觉得齐鲁两地有齐墨弟子在,卫、宋两地有自己的徒弟田襄子在,墨家思想足可以与儒家抗衡,所以他便一心留在楚地,传播墨家思想了。”
韩信点点头,“想来钜子孟胜是这样想的。”
闵廷章接道:“照这样说,公子原来是墨子的亲传弟子。”
韩信一听连连摆手,“非也,非也,韩信怎会有此机缘,成为墨子弟子呢。”
项羽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听韩信矢口否认,心中又起疑云,“这韩信既不是墨子亲传弟子,何以墨子与庄周会面,这么隐秘的事都会知道呢?”
龙且却是心直口快,他见韩信否认,立刻道:“既然公子不是墨子弟子,想必后面还有事情发生,烦请公子继续说下去。”
韩信道:“这个自然。”他看看众人,“孟胜见过墨子后就告辞了,其后就是孟胜替阳城君守城之举。墨子见孟胜留在楚地,自然知道孟胜的意图了,于是他告别庄周,准备到越国去,想看看自己的徒弟公尚过、魏越在越地的表现如何。不想墨子刚到越国就得到一个消息,说是鲁阳文君要起兵攻打郑国。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鲁阳文君请到了墨子的老对手,楚国的公输家族帮忙,要一举荡平郑国。想那公输家族所造的攻城器械何等厉害,昔日墨子止楚攻宋,曾与公输家族掌门公输盘推演战况,虽然获胜,但对公输盘的本领也是非常佩服。而今公输盘再度出山帮助鲁阳文君,那郑国定是全无机会,唯有亡国一途了。”
“墨子一生反对兼并的战争,更厌恶强国欺凌弱国,听到这个消息,定然改变行程,到鲁阳去了。”项羽说着,看着韩信。
“少堡主说的不错,墨子听闻此事后确实改变了主意,来到了鲁阳去劝说鲁阳文君。他对鲁阳文君说:‘上天兼有天下,就象您具有鲁阳四境之内一样。现在您举兵将要攻打郑国,难道认为上天的诛伐就不会到来吗?’鲁阳文君曰:‘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呀。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郑国农耕三年不丰收,我攻打它,将是要帮助上天加以诛伐呀。’墨子听后连连摇头,‘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的土地三年不丰收,上天的诛伐已经够了!这与您想要举兵攻打郑国没有关系。好比有一个人,他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