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陈胜的叙述,张良心中也很是兴奋。自韩地暴动失败之后,张良与朱炯一直流落江湖,虽然还想重整旗鼓,但一直都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如今他听陈胜一讲,才知道在自己之外,天下间还有众多势力和人物与自己有着同样的心愿,想要抗击秦国,进而恢复各自的故国,心情不免激动不已。除此之外,张良也意识到,难怪项羽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原来其背后不单单是乌家堡的支持,还有诸如墨家弟子的身影。看来日后自己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也要学习项羽的做法,尽可能地联络各地的英雄豪杰和反秦势力,如此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张良近日苦读楚南公传给他的鬼谷兵要,今夜与陈胜的一番谈话让他终于明白,何以当日项少龙也想要这本鬼谷兵要,不单单是希望项羽掌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兵家之道,主要的还是想争取鬼谷一门对项羽的支持。一瞬间,张良隐约觉得自己对鬼谷兵要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他似乎有些理解项少龙何以会纵横七国无敌手,重要的不是谋略,而是对人心的认识。
张良看看陈胜,“当今大秦兵精粮足,加之嬴政施政得法,虽有有连年举兵征讨百越之举,又有骊山修墓、修筑驰道、开凿灵渠等诸多征调民伕之事,但度量衡、文字的统一确实方便了百姓,郡县制配合《大秦律法》也让百姓的生活有了安稳的基础。此外,这几年连年大熟,百姓收成很好,驰道也日益发挥作用,让人们的同行更加顺畅,因此民心未变,此时万不可轻易起事,需要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才行。”
陈胜听完是连连点头。
张良又道:“大丈夫行事应当以大局为重,当善保有用之躯,行名扬青史之事,至于好勇斗狠需择情而动,不要逞一时之快。”
陈胜也是一个人物,自然知道张良话中的意思,是劝诫他不要轻易参与到项羽、孟无离两方势力的争斗之中,而要尽快回到阳城自己的大本营,继续积蓄力量,为日后的抗秦做准备。他知道张良乃相门之后,自然见多识广,于是将自己想要掳走李瞻,进而勒索钱财的想法告诉了张良。
张良听罢连连摇头,“此事绝不可行,第一次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还是项羽分散了李由的注意力,不过是侥幸得手而已。想那李瞻是什么人,他的父亲李斯是秦国丞相兼掌兵太尉,他的兄长是三川郡守,掌当地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你掳走李瞻看似简单,实则就是与整个大秦作对,怎么会有好的结果。此外我听说那李斯与塞外乌家堡关系甚密,此番项羽来到阳武,说不定就是李斯暗中请乌家堡帮忙的结果。我听说嬴政已经出了咸阳再次东巡,直奔阳武而来。你若再不及早脱身,一方面是嬴政的帝国力量,一方面是乌家堡的江湖势力,若等到他们动手,你恐怕是在劫难逃。”
张良一番话说的陈胜是面色惨白。他本是阳城一普通的乡民,虽说在当地有些威望,但也不过是能吸引与他同一阶层的穷苦乡民的拥护。加入到农家后,他虽然很受许行等的赏识,学到了许多源自墨家的武功和兵家思想,在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思想上却依然尚未开化,对天下大事和利害关系还处在懵懂的状态。他只看到勒索李家得到百斤黄金的眼前利益,哪想到他其实已经置身在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之中。张良世家子弟,从出生接触的就是这些,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学好读,自然对眼前这一切看得雪亮透彻。若不是张良心中存着想借用陈胜势力,日后反秦的想法,他才不会管陈胜的死活。
陈胜是一点就透的聪明人,自然知道张良所言非虚。他只觉浑身冷汗直冒,再次起身对张良施礼,“若非公子出言提醒,陈胜死无葬身之地。我这就回去向孟无离说明先生用意,然后趁机远走高飞。”
张良笑着点点头,“陈胜兄若能如此,定可化险为夷。”
陈胜道:“他日公子若有机缘,万望到阳城望云乡一聚,陈胜愿再听公子高论,以收拨云见日之功。”
张良见陈胜信服自己,心中也暗自窃喜,当即道:“此事不难,倘若他日陈胜兄能兴兵反秦,张良还要组织人马,与你遥相呼应。”
陈胜大喜,再次谢过张良,转身出门,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