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制作工艺迅速展示出巨大的优势,秦军各种武器误差从现代眼光来看,都不会超过一毫米,这极大地方便了武器的更新与维护,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
李斯不单单是掌兵的太尉,还是治国的丞相,尽管在政治立场上其属于模糊派,人格上表现出精于算计,愿意投机的弱点,但在治国策略和方法上李斯确实很有见地。他虽然不懂现代管理学,但武器标准化一推行,李斯就意识到这种方式会极大地促进效率的提高,且很容易追根溯源,于是将其方法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毕竟以当时的社会生产模式来说,农耕和战争是最大的两件事。
李斯对农耕的规定更是十分细致和严谨。秦法规定:天下雨的雨量及范围都要逐级上报;播种时一亩地所用的种量也有规定,农民只能根据土地的肥瘠稍加或稍减。耕牛是秦国农业的主要动力,规定养牛人养10头母牛,如果有4头不下仔,养牛人就要受罚;甚至对牛的喂养也有规定:牛瘦(指腰围)1寸,人笞10鞭;如果牛死掉三头,不但养牛人要被治罪,养牛人所在的县令、县丞也要承担连带罪责;对养牛情况每年有四次评比,若连续两次被评为未尾的,养牛人也要受罚。
做工精良,标准统一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运抵上郡边防前线。蒙恬已经提前知晓这一切变化了,为了适应新的作战装备和作战条件,蒙恬结合草原独有的地形条件,以及匈奴骑兵有别于东方六国独特的作战方式,他对秦军过往的作战阵型也进行了改良。
兵种一之矛兵方阵。秦军矛兵分两种,即正面矛兵和辅助矛兵。正面矛兵使用7米长的矛,行军时矛向天竖起,战时转45度向前,后排依此角度向上,有点类似于同时代的马其顿矛兵方阵,但比马其顿矛兵的矛还要长。辅助矛兵则一律使用标准的3米长矛,作用是对侧翼进行掩护。每一方阵设有一名指挥官,阵型特点是可以克制轻重骑兵对方阵的冲刺,用于大规模作战和决战。由于方阵机动性差,所以必须数千甚至上万矛兵一起使用,从而形成有利的正面防线。
兵种二之重弩手方阵(脚拉弩)。之所以叫脚拉弩,是因为重型弩分量很重,单靠手臂是拉不开的,所以要放在脚上拉。这种弩射程将近150米,是令骑兵恐怖的天敌。秦弩兵标准配置是9万横成三列,每列士卒右臂于旁卒以臂间隔一丈远,前排射完,后排走前三步补射第二次,三列如此循环,补箭时间约为30秒,可以形成长达9里的进攻正面体系。进攻时,距敌500米内开始抛物射,接近350米时开始精确瞄准射击,这样一次齐射15分钟就可以射出90万只箭,一次可以放倒5万人之多。每阵设指挥官一人,指挥官旁有一长戈手,用于消灭零散冲近的骑兵。每一名重弩手皆配短剑,一旦敌人被冲散,这些秦军随时可以抽剑杀敌。当然,临阵时具体的领军将还可以根据敌人或者自己的兵力多少对阵型的人数进行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弩手每一次发射,天空就好像下了一场箭雨,可谓遮天蔽日,日月无光,其特点就是无论是大面积使用还是小阵型使用都会在短兵相接前就给对方大量杀伤,其恐怖效应足以让对方的斗志崩溃。
可惜的是,这种重弩在秦朝以后就失传了。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秦重弩构件太过复杂,后朝远不能比。汉朝虽继承了秦的衣钵,但工匠技艺的流失造成其铸造工艺的粗糙。要知道弩本身就比弓稳定性好,但五金件的铸造工艺直接决定了弩的精确度和射程,没有了工艺的保证,再好的武器都发挥不出它应有的威力。
兵种三之骑兵方阵。相比匈奴骑兵的机动灵活与快速,秦军士卒武器再精良,长久作战都会吃亏,因此拥有一支骑兵部队就显得格外重要。还好,在与匈奴的作战中,王翦麾下的五万铁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宁夏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其中秦军骑兵的坐骑就是河曲马。河曲马耐寒,体力好,耐高原气候,且战马高度几乎一致,这足以保证秦军骑兵方队队形的整齐划一。相比匈奴骑兵放羊似的松散的作战方式,秦军这种集团式的整体攻击简直就是匈奴骑兵的噩梦。
兵种四之后勤武器制造工匠。战国末期铁制武器已经大量出现,以邯郸最具闻名。秦国鼓励农民在耕作时使用铁器,但在武器方面却依然沿用传统的青铜器。因为工艺精湛,秦军工匠能造出长达1.4米的青铜剑,且采用了梯型弧度的制剑方法,使得剑头略有弧度,突破了长剑以往只能直刺的功能,兼具有削砍的作用,这其实就是吴钩剑的雏形。
不要小看这种武器的改良,相比匈奴骑兵长度不足1米的马刀,1.4米长的秦军武器在格斗中占据绝对优势,在匈奴骑兵还没有触碰到秦军将士时,秦军将士已经刺穿了对手的咽喉。就算只是刺在胸口,一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