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这句话非常满意,他看着蒙毅,“卿有何良策。”
“昔日我家兄曾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防止匈奴南下,我们可借鉴原来赵国、燕国防御匈奴的做法,在险要地构筑城塞,通过“用险制塞”的战术,以城墙来遏制匈奴骑兵的突袭骑兵的战术,以此保卫北方农耕之地,使百姓免遭匈奴骑兵的侵袭。”
赵高听了好一会实在忍不住了,最主要的是他看出了嬴政内心其实还有继续进攻的想法,当即道:“内史想法虽好,但这样一来征发的民伕和消耗的钱粮也很巨大,与其如此被动,莫不如乘胜追击。”
蒙毅看了赵高一眼,“我大秦以步兵居多,而匈奴以骑兵取胜,相对而言我们不占任何优势,若稍有差池,或许会反胜为败也说不定呀。”
赵高摇摇头,笑道:“我们不是还有五万铁骑吗。”
李斯听到此暗自皱了一下眉头,他听出来赵高想利用此次战争消耗掉王翦嫡系军队的想法,不由得有些担心,万一嬴政采纳了这个做法,王翦一手建立起来的这支队伍,怕是要难逃厄运。
还好,嬴政并不糊涂,他微微摇头,“廷尉的话绝不可取。这五万铁骑是王翦将军一手训练出来的,是今后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决不可轻易出击。有了这支骑兵,匈奴始终会感到威胁,倘若这支骑兵不在了,大秦边疆将永无宁日。”
赵高一时间没明白嬴政的心思,跟着补充了一句,“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多训练一些骑兵不就可以了吗。”
嬴政一皱眉,看了赵高一眼,“就算骑兵可以训练,但天地间还能找出第二个王翦吗。”
赵高心一惊,赶忙道:“臣思虑不周,望陛下恕罪。”
一旁的李斯见嬴政很重视蒙毅的意见,又见蒙毅之言确实不是抢功,而是一心为大秦社稷考虑,知道自己该开口了,当即躬身道:“陛下,内史大人的话很有道理,臣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嬴政笑了笑,“李卿有话尽可直言。”
李斯当即把自己方才已经想好的策略说了出来。他建议嬴政应当采取蒙恬的主张,非但如此,还要更进一步,就是征发大量民伕,在连结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从榆中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修筑一座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李斯进一步指出,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北方边疆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匈奴骑兵就无法重演过往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想要这么做,就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上一仗。进攻的匈奴骑兵远离了放牧的草场,其后勤补给就有了问题,而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只要守御长城的步兵固守防线,匈奴骑兵就做不到以战养战,如此一来,骑兵将毫无用武之地。
嬴政赞许地看了李斯一眼,刚想说几句褒奖的话,内侍禀报,说蒙恬将军有表章上奏。
嬴政大喜,当即让信使觐见。他接过表章一看,不由得放声大笑。原来蒙恬在表章中也向嬴政建言,希望修筑一座长城,并指明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发挥秦军步战优势的特长,让长城成为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在长城以内可以让戍边的将士屯田,依托长城打防御战,这样一来就可以省略组建骑兵部队,只保留王翦麾下那五万铁骑足可,防御成本得以降低。二是戍边的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百姓的负担也小了许多。三是可以利用长城积蓄力量。长城不但是一道防御工事,还是今后深入大漠的根据地和补给基地,只要匈奴力量衰败之时,守御长城的将士就可以迅速越过长城,对匈奴施以致命的打击,这比在内地集结军队,转运粮草方便快捷的多。
此外蒙恬还建言,在黄河河套一带设置郡县,对当地进行管理,行使管辖权,并希望嬴政充分利用刑徒的力量,最好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进行垦殖,既可发展当地经济,又能加强军事后备力量,对加强边防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嬴政将蒙恬的表章让众人看了一遍,征询大家的意见。李斯和蒙毅是一力赞同,赵高虽对蒙毅在邯郸建言嬴政处死自己妻子一事而心怀怨恨,但看嬴政也有意如此,只得违心表示支持。
嬴政传旨,在河南地设立九原郡,郡治就设在九原,即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沿河置44县,让李斯调派郡县的官吏,并建立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同时移民垦守。
接到嬴政旨意的蒙恬、杨翁子没有再接再厉继续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带领三十万大军和征伐的数万民伕,对原来的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进行整修和加固,并在此基础上,筑起了被后世称颂的万里长城。
始皇帝嬴政是睿智的,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当时看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短期内对经济压力很大,百姓负担也较沉重,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还是算的很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