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皇帝嬴政诸多的公子中,扶苏无疑是最优秀的,其次就是公子高。
公子高很有城府,也很有洞察力,自从弟弟胡亥继承皇帝位后,公子高心中已经隐隐的对胡亥的合法性有所质疑了。不过他没有对人言,毕竟这只是自己的怀疑,而没有证据。但有一点很明确,如果胡亥真的是被自己的父皇指定成为继承人,那么他必定心怀坦荡荡,对兄弟姊妹也绝不会有所怀疑与惊惧,只有心里有愧的人,才会觉得别人对他始终存在威胁。
公子高很谨慎,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王府之中,他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别说,他的谨慎与克制还真的有效果,就连赵高那么阴险狡诈的一个人,一时之间都没有找到公子高的任何把柄。
尽管如此,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姊妹一个个惨死在屠刀之下,公子高内心的悲苦也是无处可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样的道理公子高是懂的,就算自己再小心,只要人家想动你,不愁找不到把柄。公子高不是没想过易服潜行,逃出咸阳,问题是他能逃到哪里呢?扶苏如何,听说他与边关大将蒙恬交好,而蒙恬有精兵三十万;还听说昔日为了平定闽越,扶苏曾经亲到乌家堡见过项少龙。有这样的外援和实力,扶苏到最后还是扶剑而亡,自己就算跑出去又能依靠谁呢。
公子高思虑再三,最终打定了主意,既然无路可去,莫不如以我自己的死,来换取全家人的平安吧。
胡亥回京了。他在外面转了一圈,终于回到了咸阳。
看到接驾的队伍中有公子高的身影,胡亥很是吃惊,“这赵高是怎么办事的,怎么还留着一个?”
胡亥毕竟年轻,精力旺盛,他回宫后只是简单梳洗,然后立刻将赵高找来了。赵高知道胡亥找自己的用意,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借口处死公子高,李斯、冯去疾等老臣一定会力保,到时候再想动手就很难了。
还未等胡亥开口呢,赵高先说了,“陛下,臣已经暗中查访公子高的罪证了,只是他生性谨慎,一时之间确实没有什么把柄,请陛下再容臣几日。”
胡亥也很后悔,早知道这样,当初在武关写诏书时,我就顺手把公子高给带上了,都怪那子婴在我面前哭哭啼啼,一时之间就给忽略了。
二人正在商议之时,内侍进来禀奏,说宫门外有公子高求见。
胡亥和赵高听见后都是一愣,他们可没想到自己不去找他,公子高反倒主动上门。既然如此,那就见吧。
公子高举止还是很规矩,按照君臣大礼见了胡亥。态度还是很从容,缓缓说出了自己来的目的。“先帝在位时,臣入宫得赐美食享用,出廷得赐车马乘坐。御府衣物,宫厩宝马,臣亦屡得赏赐。先帝待臣可谓厚矣。如今先帝驾崩,臣不愿独活,愿追随先帝于地下,埋于骊山皇陵之侧,以尽人臣孝子之道,望陛下哀怜恩准。”
没有一句求饶之语,因为公子高明白,人家既然有心杀你,任何的求饶都是没有用的,反倒让人家看低了自己。也没有一句评论骨肉相残的话,你既有心这样做,可见在你心中,骨肉亲情早已经化为乌有。
公子高为何不与李斯、冯去疾等人商议呢?因为他已经死心了。公子高知道子婴为了营救公子将闾兄弟,曾经跑到武关那去替他们求情。李斯、冯去疾当时就在皇帝身边,如果他们想管,早就会苦劝皇帝了。而今子婴讨来的诏书非但不是赦免,而是即刻行刑,由此可见,李斯、冯去疾等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皇帝回京,与其等着人家找借口杀自己,莫不如自己主动,还可以保全家人。
胡亥看着自己的哥哥,心中还是掠过一丝愧疚的感觉,若不是自己苦苦相逼,公子高又怎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正是因为没有一句求饶的话,胡亥反倒有心饶过公子高,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兄弟了,倘若再将其杀了,自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胡亥正在犹豫,赵高插话道:“陛下,先帝昔日待众位公子恩遇甚隆,今公子高念先帝恩情自愿殉葬,正是为人子的大孝之举,陛下又怎可辜负了公子高的一片情义呢。臣想,陛下可准其奏。”
公子高侧脸看看赵高,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那种嘲讽、蔑视的眼神让赵高很不舒服。既然彼此都心知肚明,又何必再撕破脸皮呢。
胡亥叹息了一声,最后那一丝怜悯顷刻间化为乌有。“既然公子高有此高义,愿追随先帝与地下,陪伴其左右,朕准其奏,并赐钱十万安家。”
公子高躬身施礼,“谢陛下恩准。”他最后看了一眼胡亥,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转身,出殿而去。不知为什么,望着公子高逐渐远去的身影,胡亥心中蓦地有过一丝忧虑,先帝身边有王翦、李斯,如果我到时候有事,身边会有谁呢?一个人也没有。
公子高返回家中,从容安排后事,然后关闭中门,在内堂祭祀了先帝,扶剑而亡。公子高与夫人感情甚深,收殓完公子高的尸身,其夫人也悬梁自尽。
待到李斯知道公子高进宫面圣,自求为先帝殉葬一事的时候,公子高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想到先帝儿女满目凋零之惨状,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