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婴、宋留来到望云乡找到陈胜的时候,陈胜正自白衣重孝,为他的母亲发丧。
听完葛、宋二人的话,陈胜叹了口气,抬头望望阴沉的天空,“这世道就如阴暗的天空,哪里都是一样。我就算这次不被征发,下次也跑不掉。如今慈母病故,陈胜已经孑然一身,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过不几天,征发壮丁的名单下来了,陈胜赫然在列,第一个名字就是他。
陈胜毫不犹豫,在名单上面确认了,望云乡的里长在陈胜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圆圈,表示这个人已经属实了。
淮泗之地到渔阳有近千里的路程,何况还是到边关戍边,被征发的好多闾左之徒都不愿意去,特别是一些有家室的人,更是怨气冲天。
跟陈胜在一起的那些农家弟子,如武臣、邓宗这一次都在征发之列。他们听说名单上有陈胜,非但没有抱怨,还面露喜色。至于召平、庄贾、吕臣、周文等,这一次都没有赶上。不过不要紧,这些人一心追随陈胜,打听到有些闾左之徒不愿意去的,他们自愿顶替。
对于里长来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去都是一样,只要完成任务就好,因此并不阻拦他们的行为。待到征发之徒的名单报送到县守那里时,望云乡被征发的四十人已经全部落实,为首的人就是陈胜。
县守看到名单,见陈胜排名首位,后面依次是武臣、邓宗、周文、庄贾、吕臣、召平、韩广、周市、伍徐等人,他也没往下细看,心想“既然上峰钦点了陈胜,他的那班兄弟又愿意跟他同往,我正好省了不少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县守当即让属下将名单抄写一份,用火漆封好,派人送往郡守那里。
此次征发壮丁到渔阳戍边,朝廷给颍川郡的名额是三百名,颍川郡守这几日正忙于此事。谁愿意背井离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戍边呢,因此颍川郡治下好几个县守都抱怨说人丁难凑。为何?因为帝国的征发任务实在是太重了,修直道、修驰道、凿灵渠、修骊山墓、修阿房宫,南征百越,北拒匈奴,哪一个不需要壮丁呢。就算这些你都没有赶上,为他们运送粮草的任务也跑不掉你。帝国的人口就这么多,所以到了这一次,人员方面确实已经捉襟见肘了。
这些事颍川郡守也知道,但没办法,上峰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他接到阳城县守的公文,展开一看,不由得满心欢喜。原来阳城县守在公文中说,他已经完成了郡守交给的任务,四十名壮丁已经落实,且为首之人就是大人您叮嘱的陈胜。
有了陈胜就可以向三川郡守李由交代了,颍川郡守很是高兴,他也没打听后面那些人是做什么的,更不会想到,除了伍徐等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其余的人竟全都是农家弟子。
有了阳城做榜样,其余的县抱怨归抱怨,但也加紧了征发的速度,终于在这一年的六月底,颍川郡三百名戍边的人员全部到位。
按照秦律,颍川郡应该派两名军官负责押解这些人上路。选谁呢?颍川郡守想了半天,忽然想到,这阳城县守此次任务完成的最好,说明负责此事的这两个人很有能力,何不让他二人带队呢。
郡守向阳城县守报来的名单看去,见上面是葛婴、宋留,于是提笔在二人的名字上画个圆圈,随后派人将二人找来。
见到葛婴和宋留,郡守把欣赏抬举你们,希望你们为国效力的一类话对他们讲了一遍,最后把负责此次押解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二人。
葛婴和宋留心里暗暗叫苦,但嘴上不敢不应。葛婴反应较快,他知道阳城这一次之所以这么快就凑齐人数,无非是那些农家弟子愿意追随陈胜的缘故。要想顺利完成此次任务,陈胜无疑是关键,所以他向郡守提出,希望由陈胜担任颍川郡所有壮丁的屯长,协助自己管理这些人。
郡守哪里晓得这里的门道,他以为李由是李斯的儿子,征发壮丁戍边这件事一定很早就知道了,既然这李由几次提及陈胜这个人,莫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陈胜担任屯长。颍川郡守心里还想,说不定李由就是这个意思呢,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颍川郡守刚刚安排好人事任命,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三川郡守李由派人来,说三川郡的闾左之徒已经征发完毕,希望能和颍川郡的人合在一起,共同上路。两地分属不同郡县,到渔阳的路程也不尽相同,按理本不该如此,而且这也不符合大秦的律令,何以李由非要如此做呢?
原来李由对陈胜一直念念不忘,农家弟子在淮阳界运走黄金后并没有回阳城,而是走阳夏这条路线。李由身为三川郡守,掌军政大权,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听从劝告,撤走封锁阳武城各地的秦军,但对于当时留在阳武城的各种势力都做了查访。李由知道陈胜护送社神到过阳武城,而且其手下也有不少人,完全符合作案的条件,所以他秘密派人在阳武城回阳城的路上进行调查。黄金如果真是陈胜这伙人盗取的,他们自然会留下线索,不想派去的人回来禀告,说根本就没有发现陈胜的踪迹。
李由大吃一惊,想不到这陈胜竟然是狡兔三窟,还有另外的据点。他对照地形图仔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