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时做过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的门客。不要小看这份资历,要知道信陵君可是战国后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尽管其门下有客达数千人之多,但也不是谁都能够轻易迈过这道门槛的。要想成为信陵君的门客,要么是将佐之才,如信陵君门下第一勇将朱亥;要么是智谋之士,如为信陵君谋划窃符救赵的侯赢。除去这两点,你或是舌辩之士,或是剑法出众,或能占卜望气,总之必须有一技之能,方能入信陵君法眼。
战国四公子,孟尝、平原、信陵、春申,皆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若论功绩,首推信陵君。当时秦国强而六国弱,六国畏秦如虎,每有战事总是秦国获胜,其中六国难得的几次胜利几乎都有信陵君参与。相比另外三位公子的养尊处优,信陵君有过披坚执锐,亲自上阵与秦军交锋,并曾打败过秦国上将军蒙骜的记录,这是其他三位无法比拟的功绩。
也正因为此,信陵君在四公子中声望最高,天下的能人异士皆愿投入其门下,成为他的门客。这张耳少年时亦是满腔热血,仗着自己读过几年兵书战策,也到信陵君府上,要求成为其门客。
若论本领,张耳剑法不出众,在一众宾客中难觅踪影;讲起韬略,他那点墨水糊弄常人还可以,对见惯了大场面的信陵君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那信陵君为何最终会欣赏张耳,并让他成为自己的门客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张耳本身就是大梁人,是纯正的魏国人,不像其他宾客,有好多都是其他各国的人,就算有的是魏国人,但也都游历过各国,成为老江湖了。信陵君心里很清楚,这些人之所以跟随自己,无非是自己现在位高权重,声望在外,可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一旦自己有一天发生变故,不在执掌魏国大权,他们就像流云一般,倏忽散去。因此信陵君吸纳宾客虽然看似来者不拒,有教无类,只要你有一技之能都可以在我这混口饭吃,但私下他还是很看重魏国人的。像猛将朱亥,像智士侯赢,不单纯是他们能力出众,他们同时也是纯正的魏国人。
信陵君的时代,魏国是魏安釐王当政,他与信陵君是亲兄弟。尽管如此,魏安釐王始终对信陵君放心不下,认为自己的这个弟弟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在自己之上,他又怎么会安于现状,成为自己的臣下呢。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安釐王对信陵君是暗暗戒备,态度也是不远不近,朝政上更是培植龙阳君对抗信陵君。这样一来,魏国当地人看出端倪,纷纷投到龙阳君门下,因此信陵君门客虽多,但魏国人反而不多。这张耳非但是魏国人,还是魏国所在都城大梁人,最主要的是,张耳从没有在他国游历的经历,且思想单纯,属根红苗正一类的,这是信陵君所看重的。
信陵君清楚,想要对抗龙阳君乃至于自己的哥哥安釐王,单纯依靠其他六国之人容易授人以柄,也不易被朝中重臣其他支持,还得大力培植魏国本土的势力,这样便于行事,所以张耳被信陵君相中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信陵君对张耳感兴趣,那就是少年时的张耳非常崇拜信陵君,无论言谈、行事、交友都刻意去模仿信陵君,这让信陵君宛若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华阴一战,信陵君虽然大败秦国上将军蒙骜,解了邯郸之危,名重天下,但由于窃符救赵犯了魏安釐王的忌讳,因此回国后反遭安釐王的猜忌,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信陵君是个明白人,他什么也不说,直接交出兵权。这意思就很明确了,表示自己并无他意,只是安心做一个臣子。难道信陵君真的安于现状吗?也不是,但他没办法,因为当时自己的实力不够。为给自己壮声色,首席智囊侯赢在大梁城外自刎了,第一猛将朱亥出使秦国为秦王所逼,自己绝咽死了,门下宾客华阴一战亦有不少的伤亡。可以说华阴一战信陵君赢得了天下的名声,但却损失了争夺王位的实力,所以他交出兵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是手足兄弟,见信陵君交出兵权表明态度,安釐王也不忍做得过分,有一段时间经常宣信陵君进宫,兄弟二人把酒言欢,共同追忆少年时无忧无虑,亦没有利益纠纷时的欢乐时光。每到这时,兄弟二人都会发出感慨,要是能回到那个时代该有多好呀。
时光自然是一去不回头,但信陵君从张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又怎能不喜呢。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张耳成为了信陵君的门客。愿望成功达成,张耳很是欣喜。还别说,这张耳模仿信陵君还真不是刻意伪装的。自成为信陵君的门客后,张而在经济上有了起色,但他没有任意挥霍,而是用这些钱招揽自己的门客,一来二去,这就真的成为小信陵君了,在魏国大梁有了自己的名气。
好景不长,不久魏安釐王病亡。这安釐王也够绝的,他担心自己一旦亡故,太子增不是信陵君的对手,故而临死前下诏,说兄弟情深,希望信陵君能陪陪自己。信陵君自然知道这是哥哥不放心自己,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篡夺王位。他本想不死,但自己始终是个臣下的身份,君叫臣死,臣怎敢干不死呢,况且那么多的甲士摆明了自己也没得选择。
信陵君苦笑,说既然哥哥有这个要求,弟弟自当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