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大一部分土地已经丧于敌手,但秦军的谍报系统在余下的疆域上依然运转高效。李斯很快就接到了儿子李由自三川郡发来的求援的公文。父子情深,舔犊之情让他焚心似火,他赶忙带着李由的求援公文向宫中而来,不想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任凭他如何解释,兹事体大,帝国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皇帝再不召见大臣就有亡国的风险,但守在宫门外的内侍官却依然坚决不允。
这内侍官也是满脸苦笑,他告诉李斯,非是他不让丞相你进宫,实乃皇帝躲在深宫不愿见各位大人。另外廷尉赵高赵大人曾经吩咐过,所有想要见驾的官员都要经过他,现在皇帝只见他一个人。如果我们内侍官私自放哪一位大人进去,就是祸灭九族之罪,还望丞相您能体谅我们的难处。
李斯知道这事不怪这些内侍官,他叹息一声,只得出了宫门。怎么办呢?如果自己还是掌兵的太尉,当然可以自行调动兵马平息这场叛乱,可惜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太尉了。去找赵高吗,李斯想起赵高这副嘴脸就感到恶心,就算事情再大也不想去找他。
李斯与赵高之所以不和绝不是什么政见之争,实在是因为二者不同的性情与成长道路决定的。李斯出身也不高贵,不过是上蔡一小吏,之前也是布衣的身份,但他师从荀子,接受过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其同门师兄弟如韩非等都是名满天下的名士,用现在的话说李斯是科班出身,接受过全日制教育。赵高则不一样,他的母亲因犯了罪过被罚到隐宫,那是秦国民众,特别是权贵阶层看不起的地方,因此赵高从小就知道自己地位卑贱低下,这也促使他立志发奋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自身命运。赵高的父亲就是负责司法的小吏,因此赵高对秦国律法的掌握主要得益于他父亲的培养,另外再加上自己的苦读,用都在的话讲算是家传与自学。
不同的出身加上不同的教育背景注定了二人的性情和对待事物的见解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这种异同在嬴政活着的时候还显现不出来,因为嬴政实在是太强了。但嬴政一死,二人直接走上前台,这种异同就开始影响二人各自的判断了。
李斯一生都是求上进的人,否则他也不会抛弃上蔡小吏的职位拜在荀子的门下去求学,还不会在学成后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秦国投入吕不韦门下,更不会结识项少龙并成为好友,进而间接接触到嬴政,最后在嬴政下令驱逐东方六国的人时写下那篇《谏逐客书》。如果不求上进,李斯断然不会协助嬴政扫平六国,进而在大秦帝国建立后施行那么多影响千秋万代的政策。
李斯一生都有回头的机会,他不当小吏做一介布衣百姓也可;不去求学安心当一个小吏也没关系;学成后不去谋取更大的舞台,做一名学者自然也可以,说不定从学问的角度也可以名动天下;投身吕不韦门下如果不结识项少龙进而成为嬴政臣子,相信吕不韦给他的薪酬也应该不会少;嬴政死后假设扶苏继位,李斯就算做不成丞相,但按照他的功绩,位列三公应该是不成问题。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回头的人因为总有其它的选择,所以他遇事一定很难下得了决心。
赵高不同,他一生都是不得不前进的人。当年如果他自甘沉沦而不去苦读,相信现在也不过是隐宫中的一名低贱奴仆,所以他不能回头;如果他不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近嬴政进而博得赏识,他也不过只能摆脱卑贱的低位而不能高飞,所以他不能回头;如果他不精心培育胡亥,进而让胡亥成为帝国的继承人,他也不能来到现在这个高位,最多是一名普通的朝臣,所以他不能回头;如果不劝说李斯与他一起发动政变,到了这一步假若扶苏继位,他必死无疑,所以他不能回头;秦二世登基,李斯是既得利益者,当好丞相就可以了,赵高却知道李斯与自己不和,如果不搞死李斯,或许死的就是自己,所以他还是不能回头。
一个是总有选择,一个是没得选择;一个是坐享其成,一个是只能进而不能退,也正是如此,贪恋权位的李斯没必要杀死赵高,而在死亡线上跳舞的赵高则必须弄死李斯,道理显而易见,李斯退路太多,赵高没有退路,这就是从前无往而不利的李斯在这场斗争中斗不过赵高的根本原因。
李斯直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现在让这样一个不断要求进步的人放低身段去求赵高,李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他回到自己府上想了一会,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提笔给自己儿子李由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告诉他再坚持坚持,自己正在想办法,然后将自己身边那些受过乌家堡训练的家将找来,除了留下一组人,其余的人让他们全部到荥阳去跟随李由,以此表明一位父亲爱护自己儿子的明确态度。
李斯不去见赵高固然是因为不屑,但赵高却自己上门了。赵高也非常聪明,知道皇帝不见大臣这件事一时可以,时日一久定会引起朝中大臣,特别是像李斯、冯去疾、冯劫等这样朝中重臣的不满,因此他早就将宫门外的内侍官买通了。不管是谁,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也是当初关东谒者以紧急军情为由闯入宫中见皇帝,赵高能够快速赶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