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臣躬身施礼,口里连声称是,并且告诉陈胜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武臣将军已经完全平定了赵地。
陈胜点点头,赵地既定,自己的疆土又扩大不少,与大秦的周旋又有了很大的纵深。此时使臣将书简取出呈给了陈胜,陈胜满心换欢喜的接过,不想他展开看后,气的“啪”的一声,竟将书简摔在地上。蔡赐还从来没见过陈胜发这么大的火,他将书简从地上拾起来一看才明白,原来武臣给陈胜的书简写的根本不是什么报捷的事情,而是他在赵地拥兵自立,自称为赵王的结果。
原来武臣奉陈胜之命北渡黄河进攻赵地,仗着张耳、陈余的鼓噪,赵地先后有十余座城池归降了,其后名家弟子蒯彻施展通天辩才,说服了范阳令徐公献城纳降。武臣按照蒯彻的吩咐对徐公礼遇有加,并以徐公为榜样传谕各地,有了徐公的示范效应,剩余的三十余座城池竟也是望风而降。其后武臣攻克邯郸,将原来赵国的疆域全部纳入自己的治下。
武臣收复赵地很高兴,原准备回陈县向陈胜报捷,不想就在这个时候,葛婴有功无过,平定九江后回到陈县被朱房、胡武进谗言,被陈胜屈杀的消息传了过来。武臣听到后一颗心当时就咯噔一下,立刻就联想到了自己。葛婴是前车之鉴,有了这个不好的先例,武臣就不敢回陈县了。
张耳、陈余是什么人,他们立刻就察觉到武臣心中的犹豫与不安。张耳投靠陈胜原本是想通过自己的良谋获取荣华富贵,不想陈胜目光短浅,根本不识货,不采纳自己长远的平定天下之策,反而听信了蔡赐的花言巧语,贪图眼前蝇头小利,妄自在陈县称王了。张耳想到这些心里就不痛快,他与陈余一商量,既然陈胜成不了大事,莫不如改头换面,另立山头。
二人找到武臣对其进言,张耳先拿话挑之,说武信君您平定了赵地,现在应该回陈县向陈王陈胜复命了。
武臣本身是农家弟子,没有什么学识,不过他有一点好处,就是对有学问的人很尊敬。听完张耳的话武臣叹了口气,说按照道理来讲确实是如此,只是我现在不太敢回去见陈王。为了这件事我这几日很烦闷,正想找先生问计呢,不想你就来了。
张耳问武臣因何如此,武臣就把听到的葛婴有功无过却被屈杀的事说了一遍,并且最后告诉张耳、陈余,说现在陈王崇信身边的朱房、胡武,这二人又专查领军之将的过失,我奉陈王之命北取赵地,一路之上不敢保证没有什么过失,倘若因此被朱房、胡武向陈王进谗言,我真是百口莫辩。但如果不回去,又感愧对陈王故而犹豫不决。
张耳、陈余相互看了一眼,彼此相视一笑,张耳告诉武臣,说将军您有此想法实在是太正确了,如果您能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劝您一定不要回去。
武臣当然要问为什么,张耳笑道:“这很简单,事情明摆着吗,当初陈王在蕲县起兵,到了陈地就自立称王,他肯定不想拥立六国诸侯的后代了。如今将军您用三千人马就夺取了几十座城池,独自据有赵地广大区域,这份功绩与陈王相比也不逊色。如果您现在回去,非但前功尽弃,而且还要受制于人,陈王若听信谗言恐怕祸患丛生,生死尚不自知。依我之见,您不如效仿陈王,在赵地自立为王,这样赵地有了主心骨百姓就会安定下来。就算您不自立,如果拥立赵国的后代,他们对将军您也会感恩戴德,你也可以执掌大权,掌握生杀予夺。一个受制于人,一个手握权柄可以制人,孰优孰劣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希望将军您不要失掉这宝贵的机会,时机紧迫不容喘息,您要立刻决断,否则将士寒心,到时就不易收拾了。”
武臣听完有些犹豫,毕竟自己的家小都还在陈县,如果自己这样做,陈胜一旦恼怒,必定会祸及她们。
陈余一旁笑道:“将军土地几千里,兵马几十万,陈王就算想下毒手也会考虑一下的。况且将军身边现在歌姬无数,美女如云,称王后就算另立王后也是应当的。”
很明显,陈余是告诉武臣,美女多得是,这个你不用担心。
武臣点点头,他接受了张耳、陈余的劝说在邯郸自立为赵王。他任用陈余做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邵骚做左丞相,此时韩广已经被派去燕国收取燕地了,因此对其也没进行封赏,随后武臣派人向陈胜报信。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