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很痛苦,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有一点,李斯对加给自己的罪行是坚决不认,任凭狱吏百般拷打,体无完肤,他都是一身不吭,默默忍受。到后来狱吏也开始敬佩李斯了,想不到这细皮嫩肉的一介书生竟有这么大的忍耐力。还有一点也是狱吏担心的,那就是李斯毕竟还是当朝的丞相,皇帝的重臣。现在皇帝不高兴,将李斯下了狱,身为狱吏自然可以百般折磨。问题是万一哪一天皇帝高兴了,让其恢复原职怎么办,到时候生杀权柄他一人尽握,除掉自己还不是像踩死个蚂蚁一样简单。
几名掌刑的狱吏私下凑在一起商量过,想要用刑时下手重一点,直接把李斯结果了就算了。可他们一查《大秦律令》吓了一跳,原来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没有皇帝的旨意,朝中九卿以上因犯罪被下狱的大臣若无端在狱中身亡,掌刑者夷三族。”通俗点说,向李斯这样的重臣现在虽然下狱,但待遇还没有被撤销,只不过暂时归狱吏管理。在狱中你可以打他,但不能打死他,要把他打死了,你的三族的家人就要给这位大臣偿命。其实这也是大秦帝国保护朝中大臣的一个手段,为的就是给皇帝一个缓冲的机会,万一哪天改变了主意,这人还能从狱中出来继续为帝国效力。
这下狱吏尴尬了,现在李斯身上已经伤痕累累,没有可以用刑的地方了,但赵高还要求继续用刑,这可怎么办呢?遵照上峰的意思一旦打死李斯,自己的三族就不保;违背上峰的命令,自己的脑袋恐怕就要搬家。几个人一合计,谁都惹不起,莫不如在用刑上做手脚吧。于是人每天照打不误,但出手间就有了分寸,所以李斯尽管每天还是受刑,但痛楚反而不似以往那样不可忍受了。
李斯是个聪明人,他从狱吏用刑的尺度上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既然最初最难熬的时段自己都挺过来了,现在局面转好,自己哪能松口呢,因此他更是坚决不认罪。
赵高有些担心了,自扳倒李斯,逼迫冯去疾、冯劫狱中自尽后,朝中大权已尽归其手,因此前方战事的军报他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章邯出兵以来连战连捷,这还不算,配合他的三川郡守李由也是连连取胜,听说已经取下郏县,直逼陈胜张楚政权的国都——陈县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李由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李家父子与陈胜没有丝毫的关系,更不可能相互私通串谋。赵高有点慌了,一旦皇帝胡亥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刻就能反应过来,所谓的私通谋反之罪完全是自己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若真是如此,李斯从狱中出来倒没什么,自己说不定就要被皇帝下狱了,一旦如此,李斯能放过自己吗。还有一点,自己就算能够施展手段,将皇帝胡亥蒙哄过去,可那两名监察御史王明、陈宗正又该怎么办呢?他们正在三川郡调查,一旦查明事实向皇帝奏明情况,自己还是很难脱身。
赵高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永远的解决问题,那就是尽快让李斯承认自己谋反。只要坐实罪名,让皇帝下旨杀了李斯,就算日后出现问题,自己也可以推脱罪责,最多算一个察查不清的失职行为。
想明白这一点,赵高竟派自己的亲信假扮成朝廷的御史(监察官)、谒者(官名,为国君掌管传达)、侍中(官名,秦时设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等官员,对李斯是轮番提审。若李斯以实情相对,则施行拷打,目的就是想让李斯承认谋反的罪行。
赵高心机可谓深沉,只是有一点他忽略了,就是掌刑的狱吏为了为自己留后路,用刑时看起来下手狠毒,实则高抬轻落,声音大而皮肉痛楚小。赵高的亲信也都知道,假扮朝廷官员其实是死罪,所以他们内心也很忐忑,尤其在面对李斯时更是如此,毕竟眼前这人曾经是百官之首,就算是现在,皇帝也没下旨将其官职罢免。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李斯在狱中天天被提审,天天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就是死不承认自己谋反,弄成了僵持不下的一种局面。赵高内心万分焦急,李斯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倒是没有发现那些提审自己的官员是赵高亲信假扮的,只是觉得这些人面孔都陌生的很。这一点他倒没有怀疑,在他想来,既然赵高大权在握,换一些自己的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李斯焦急的是,何以自己如此反复申辩,屡屡向皇帝上书说自己无罪,皇帝就是置之不理呢。他哪里知道,他的申辩书早已经落入赵高之手,那位二世皇帝根本就没有看见。
除此之外,李斯焦急的还有一点,当日自己让司马欣已经把乌家堡的信物带出去了,只要自己的家人拿到手中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为何这么长时间,乌家堡迟迟没有动静呢?最后让他担心的还有自己的儿子李由,一旦他得知自己被下狱,会不会冲动之下领兵回咸阳兴师问罪,若真是如此,非但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会授人以柄,坐实罪名了。正是有着这样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李斯在狱中也是焦躁不安。
项羽终于赶到了咸阳。到咸阳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曹咎利用自己的关系去探听李斯一案最新的进展。曹咎还真不含糊,将自己所有的门路全部发动起来,还真被他探听出不少的消息。一是李斯被关押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