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对这位女子的离开感到在意,当时的社会都觉得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只有一个人对这位女子的遭遇感到不平,他就是曹无伤。史书上没有任何只言片语记载过曹无伤与这位女子到底有什么关系,例如是曹氏本家或者兄妹一类的。我们只能从后面的结果反推过程,知道在这位曹氏女子离开的时候,曹无伤也一并跟随离开了,可能是沿途护送,可能是防止刘邦杀人灭口,还有可能是由此看透了刘邦的为人。
或许有人会感慨刘邦的幸运,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居然会得到沛县吕氏和曹氏这两大地方豪强势力的帮助,此外还有王陵、雍齿等小股势力的支持,其实这都是大家的误解,我们只是看到刘邦不好的一面,却忽略了刘邦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凭吕公的精明,曹氏的势力,如果刘邦仅仅是沛县一名市井无赖,他们又怎么会看得上刘邦呢,这背后一定还另有原因。史书记载刘邦年少时好“喜施”,什么叫喜施,就是喜欢用钱财救济别人。在社会生产力还极度落后的那个年代,喜欢接济别人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与财力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点的,刘邦为什么能够做到呢。
此外,史书上还有一个细节我们不要忽略,那就是刘邦年少的时候曾经到魏国都城大梁去过,他想要成为信陵君的门客。那个年代一个青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出路,要么像寻常人一样下田种地,要么出仕做官。当然,如果你有某项特殊的技能也可以混口饭吃,上得了台面的可以成为别人的门客,至少衣食无忧;上不得台面的就像樊哙那样,以屠狗为生。我们看刘邦选择了前者,这就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刘邦自己认为他是可以上得了台面的。如果是一名寻常的农家子弟,他怎么会有这样想法,又怎么能实现呢。实际上刘邦确实从沛县到了大梁,只是那个时候信陵君魏无忌刚死,刘邦的愿望,或者说梦想破灭了。按理说刘邦应该返乡,可他没有,反而成为了张耳的门客。我们知道张耳素来以小信陵君自居,但他能有财力养门客,全靠他娶了一个富人家的女儿。张耳与刘邦关系很好,想来刘邦与张耳那些门客处的也不错,其后张耳、陈余不为秦国效力,遭到嬴政通缉而远走他乡,刘邦就离开张耳回到了沛县。
我们不能说刘邦没有受到信陵君或者是张耳的影响,总之他回到沛县后也效仿二人开始行动,只不过他养不起门客,而是选择了施舍这另外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于是他的身边开始聚集卢绾、任敖这些死党,开始出现萧何、曹参这些小的官吏,开始有了樊哙、周氏兄弟这些亡命徒,也正是沛县百姓看不惯他们黑白两道相互勾结的行为,因此才认为刘邦不是个好人。
吕公为什么看中刘邦,曹氏为什么选择刘邦,不是因为刘邦有多强,而是看中了他具有的人脉与势力。沛县原属于魏国,据史书记载,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经是魏国大夫,祖父刘荣是丰邑最高地方长官,因此青年时的刘邦生活的条件很优越,这也是他能够不事生产的物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势力往往围绕着家族中读过书,做过官的人展开的,刘邦的祖父后来告老还乡回到沛县,自然就成为刘氏家族的中心。也正是有这样的家族背景,刘邦才能在沛县如鱼得水。
现在我们明白了刘邦为什么会受到沛县父老的爱戴能起兵反秦,因为他就是这三大家族势力利益的代言人。卢绾、任敖为什么抵死追随刘邦,因为他们受了刘邦的恩惠,只能以死相报。萧何为什么坚持自己不出头,他清楚地知道,没有沛县三大家族势力的支持,他寸步难行。*&)
不管怎么说,现在曹无伤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赵国李良兵变,魏国周市想趁乱打劫,这样一来,刘邦出兵取泗水就有了充足的时间,于是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