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橺兵败身亡,章邯很郁闷。&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他不是为失去司马橺这一员大将而痛惜,毕竟武将战死疆场在大秦来说还是光荣之事,算是死得其所。至于损失的三万秦军对章邯来说也不算什么,他真正痛惜的是自己两路夹攻计划的失败。章邯明白夜长梦多的道理,他也想早一日荡平各地的贼寇,好回朝复命。
刘邦引起了章邯的注意,既然他能战败司马橺,说明他是个有本事的人,对这样的人,章邯当然要留心。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周市能力有限,又被自己杀破了胆,现在只能龟缩在临济城,暂时构不成威胁,因此他决定,趁着刘邦羽翼未丰,自己领兵先行把他铲除。
章邯将司马欣、董翳找来,要他二人继续领兵围困临济城,自己则带着弟弟章平带兵到了栗县,与刘邦集团隔睢水相望。
刘邦听说章邯来了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章邯怎么会把矛头对准自己,不过人家既然来了,自己想躲也躲不掉。刘邦把手下众人找来商议对策,曹参提出,既然已经把丰邑取下来了,不如趁这个机会把借来的兵将还给项梁,顺便向他求援并申明厉害,如果我们不敌章邯,后面就会轮到他了,相信项梁应该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刘邦点点头,觉得曹参的话很有道理,既然当初曹参曾经做过使者与项梁见过面,这一次刘邦依然派曹参前往胡陵去见项梁。
曹参又一次见到了项梁,不过今时不比往日,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他明显感觉到项梁心气很高。项梁对曹参的印象倒是很好,听曹参把来意说明当即表态,说刘邦与我们也算是联盟状态,现在既然盟友有难,我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将军请回复沛公,就说我不日就兴兵,去接应沛公。
曹参很高兴,与项梁又交换了对秦军的看法,然后告辞回来了。
其实曹参不来项梁也打算出兵,不过曹参一来自己在道义上就更占据主动。唇亡齿寒的道理项梁是知道的,何况之前魏国的使者已经来到了胡陵。
陈平见到了魏国使者,他听完来意后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人给周市出主意,否则以周市的智商,根本想不到这样的计谋。不过这一招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而且很厉害。所谓的阳谋,就是一切计划都是正大光明的进行,你虽然知道,但是却不容易摆脱;所谓阴谋,就是暗地里进行的计划,目的是不被你发现。
陈平明白周市这就是在利用自己,但是自己的宗亲,自己的嫡亲哥哥都在魏地,自己能见死不救吗,因此他还是来见项羽,把一番利害关系跟项羽讲了一遍。项羽也明白,一旦魏国覆灭,秦军势力只会更大,到时候众诸侯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章邯更不容易对付,因此他答应陈平,面见伯父项梁,力劝其出兵援助魏国。
项梁答应了项羽,不过他告诉项羽,说现在我们出兵可以,但是最好不要过早的与章邯发生决战,因为我们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例如那个楚国王室后裔熊心找到了,我们是不是先把他立为楚王,这样才有了号召天下的能力。于是项梁召集文武议事,宋义提个建议,说哨探已经探明情况,齐王田儋已经领兵西进,与魏国联合,这样一来魏国的危急可以得到缓解。我听说章邯现在栗县准备攻打刘邦,我们莫不如派遣一将领兵去栗县,这样既可以分秦军之势,间接援助了魏国,同时也算帮了刘邦,再者也可以观察一下秦军的动向和实力。
项梁点头称是,说这个办法很好,如此一来各个方面全照顾到了,同时也不耽误我们自己做事。此时韩信站起来又提出另一个建议,他说现在秦军的主要兵力都在临济一带,章邯带军部署在雒水一线,在他们的中间有一段空白地带,如果我们选一上将,带领精锐铁骑从中间穿过去,就可以到达襄城。襄城是章邯屯粮之所,本来秦军的粮草是由敖仓提供的,现在由于秦军势力东扩,因此章邯又把襄城作为新的屯粮之地,这样便于周转,只要我们烧了章邯的粮仓,就能延缓秦军的行动,为我们自己争取时间。
这个计划很大胆,因为它需要深入秦军腹地,一旦被秦军封锁返回的道路,或者说是在襄城攻坚不下,都很容易造成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韩信说完大部分人都不赞同。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行动太冒险。
项梁还是很尊重范增的,他见众人议论不休,把目光看向范增,“夫子,您觉得韩信这个建议如何?”
范增答话之前先看了韩信一眼,他被韩信提出的这个大胆的计划深深震撼到了。范增心里暗想,这个年轻人果然与众不同,不愧是墨家矩子禽滑厘的传人,深得其兵法精要。
范增心有所想,口中对项梁道:“将军,韩信之策看似大胆而冒险,细则思之也不是不可行。秦军疆域虽广,但主力不是在临济就是在雒水,中间地带反而没有多少兵马。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