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天大雨,三月不见星。&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这里记载的时间是公元前208年7月,正值夏季,想来齐地东阿城那个时候受到了极端天气的影响,强势开启了“雨季”模式,竟然三个月都不见晴天!到处都是阴沉沉的。
秦军当然也受到了影响,他们的前进速度受到了迟滞,而一心复仇的魏豹则赶在了秦居的前面来到了东阿。巧合的是,魏豹和田荣的遭遇很相似,都是兄长战死,自己逃亡,相同的经历让二人惺惺相惜,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胡陵的项梁接到了楚王熊心给他的旨意,其实就算楚王不下旨,项梁也准备出兵了。临济城魏齐联军大败,天下震动,章邯的名声更加响亮,有好多人认为章邯在后面灭齐是轻而易举之事。
项它向项梁详细说明了情况,项梁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出兵,恐怕齐国真的挡不住秦军的进攻,到时楚国面对的环境恐怕就会更加凶险。项梁找来了刘邦,把险恶的局势与其进行了分享。刘邦也明白,秦军势力越大自己就越危险,此时也不是隐藏实力的时候了,他当即表示,一定会倾尽全力,配合项梁展开行动。
项梁点点头,他问刘邦你想怎么做。刘邦想了一想,说自己现在虽有一些城池在手,但都是零散的分布在各处,还不能有效的统一和整合,他想在这个时候对砀郡以及薛郡的秦军外围据点进行攻击,一来可以扩大自己的领地,二来可以扰乱秦军的部署,从侧翼支援东阿的齐军。
项梁对着地形图看了半晌,最后同意了刘邦的行动。只是他告诉刘邦,不管怎么样,首先要取下亢父县,打通胡陵到东阿的道路,然后才能分兵行动。刘邦表示同意,并说自己会从方与进兵,与项梁形成两路夹攻之势。
项梁召集诸将,把自己的想法说与众将,众人听说要与秦军决战,一个个擦拳磨掌,都准备要大干一场。项梁看了英布一眼,“当阳君,如今眙台楚王那里空虚,我担心领兵走后秦军会趁机偷袭,因此为以防万一,我想让当阳君你带着蒲田将军留下,你看如何。”
英布点点头,“武安君既然有令,在下定然按此行事。”
项梁大喜,他以英布和蒲田为主将,又让曹咎和司马卯为副将一同留守,给英布留了三万兵马驻守胡陵,以策应眙台的安危。项梁随后让项羽为先锋,龙且为副将,领兵一万先行攻打亢父,让季布、钟离昧为二队,领兵一万接应项羽,自己则带着范增、陈平为中军,领兵五万随后跟随。至于虞子期、桓楚、项庄、项伯、周殷、周兰、丁公、萧公角、共敖、田安、郯公、陈武等一干将领皆随军出征。
刘邦也不含糊,他回到方与即刻拜曹参为主将,将方与守军与自己的兵马汇合,然后带着樊哙、周勃、夏侯婴、卢绾,以及原来驻守方与的任敖等也直奔亢父而来。
亢父在方与的北边,属于大秦的薛郡,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相比从胡陵进军的项羽,方与的路程要近得多,刘邦满以为自己兵临城下之时,项羽还在后面赶路呢,结果它刚到不久,项羽和韩信就带着兵马赶到了亢父城下。
刘邦吃了一惊,何以这项羽来的这么快,他却不知道项羽和韩信带的都是骑兵,为首的就是楼无心的疾风铁骑。当然,除了这五百铁骑之外,项羽还将军营中所有的骑兵都带来了,大概有一千多人,剩下的步兵由龙且带领作为后队。
项羽倒不是与刘邦抢功,而是真心觉得既然双方是盟友,是战略合作的关系,自己有义务帮刘帮一把。为了不耽误进军的速度,他这才和韩信领着骑兵先行。
刘邦却会错了意,误以为项羽是要来夺亢父的,心中吃了一惊。亢父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如果刘邦手中没有方与,亢父对他来说不值一文,但现在有了方与就不一样了,北边的亢父就像一顶帽子压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务必要拿下他。
项羽也没想到刘邦此时的势力也不小了,更没有想到刘邦心里其实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刘邦手中现有沛县、方与、丰邑、狐父城、下邑、户牖、济阳、留县好几座城池,这还没算胡陵,或许在刘邦的心里胡陵已经给项梁了。这些地盘加起来也不小了,那刘邦为何还要向项梁提出,要清剿秦军势力外围据点呢?原来刘邦的这些地方都是分散的,并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和战略纵深,一个地方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因此刘邦想要在与秦军决战前先把自己的问题给解决了。
项梁之所以答应刘邦,一来是想利用刘邦牵制秦军的部分兵力,二来刘邦这么做也是方便了自己,不然到一个地方就要跟秦军打一仗,不利于楚军快速展开。其三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让秦军势大,倒不如让刘邦势大,对自己的威胁更小。
刘邦派人来见项羽,说你远道而来可以先行歇息,看我取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