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在外黄被阻,连续几日都未能将其攻克,就在二人打算放弃这里,转而进攻陈留的时候,项梁战败身亡的噩耗传了过来。&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项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伯父身边有那么多的上将,怎么会被直闯中军,听说还是被章邯所杀,这太离奇了。此时的项羽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情,焦虑、恐惧、担忧、迷茫,总之各种复杂的情绪好像都有一点。他派人向刘邦请辞,也不管刘邦会不会答应,直接带着手下的兵将赶赴定陶。
项梁战死时项羽不过二十四岁,比咸阳那位意欲有所作为的皇帝胡亥也仅仅大了两岁。如今要他独自面对这么复杂的反秦局面,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对于项羽而言同样也很困难,否则项少龙离开时也不会让肖月谭化身项梁帮项羽一把。而今项梁自己战死,对项羽而言,就好像天在这一刻已经塌了下来。
刘邦哪敢阻止项羽说你不要去,何况他也知道,即便自己说了,项羽也未必会听。项羽带着手下众将风一般赶到了定陶,但除了零星散落的残破的锣鼓帐篷,枪矛器械,疆场之上在无一物。
项羽遭此重创在外人看来还不得立即下令攻城,好为项梁报仇。出乎众人意料,项羽表现的倒是很沉着,他只是让手下竖起大旗,重新招揽失散的士卒,然后让龙且、季布领兵严密监视定陶的方向,防止敌军偷袭,随后让钟离眛、桓楚立起营寨,竟然做长久的打算。
确有一些楚军散落在定陶的周围,见项羽竖起楚军的大旗,他们觉得看到了希望,纷纷前来投奔项羽。
项羽找了几名将校向他们询问,这才还原了当时的经过。原来项梁见章邯一连三天闭门不出,以为章邯确实被自己吓破了胆,因此一颗紧张的心也开始安稳下来。不过项梁也不是完全放心,东阿城下章邯偷袭魏齐联军的事项梁依然记忆犹新,他每晚都派人寻营瞭哨,可一连几晚也不见章邯有何动静。即便如此,项梁也不放心,他又派出大量哨探探听消息,另派萧公角领一队骑兵远远外出巡查,以此观察秦军动向。别说,萧公角这一队骑兵还真有用,在距离定陶几十里的地方捉到了一名秦军哨探。
萧公角把这名秦军士卒押回大营,项梁亲自盘问,这才得知这名哨探是奉章邯之命到濮阳去,要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商量,一人留守,一人带兵前来增援自己。
濮阳和定陶相距百里之遥,项梁计算里程和萧公角捉住秦军士卒的地方还是比较吻合的,因此他相信了秦军士卒的话,认为章邯确实感到势单力孤,不敢出战了。
项梁放松了警惕,因为他相信范增。范增在濮阳与司马欣、董翳对峙,如果濮阳有动静,范增不会坐视不理,定会告知自己的。既然章邯不敢战,那自己将定陶围住就好,等到刘邦、项羽领兵返回,到时候几路兵马合围,章邯就是下一个李由。
项梁想的挺好,只可惜他忘了一点,章邯不是李由。更何况他也不知道,李由之所以坐而待毙而不出城突围,是因为他已抱定必死之心,愿以雍丘城共存亡。章邯不一样,他怎么会愿意束手就擒呢,萧公角捉到的那名秦军哨探,其实就是章邯故意安排的。
项梁轻信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他放松了警惕。可巧的是,此时来到了公元前208年的九月,已经进入到了秋季,那几天秋雨连绵,彤云密布,天气始终阴沉。项梁连日无事,想起在会稽游山玩水,惬意非凡的日子顿觉军营中甚是无聊,因此让手下取酒来饮。
项梁手下众将本来想提醒项梁,可他们发现项梁根本不多饮,这才知道项梁原来心中有数,想来是感到秋风秋雨肃杀人,故而小酌解闷。既然主将有数,众人也就放心了,只是项梁的懈怠影响了众人,故而大家也放松了警惕。
章邯要的就是这样的时机,他计算时日觉得差不多了,决定当晚展开行动。借着绵绵的秋雨,章邯让部下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的接近了楚军大营。秦军休养多日,锐气正盛,又想报东阿、濮阳战败之仇,因此一个个宛如地狱恶魔,一声呼啸就杀进楚军大营。
项梁今晚没喝多少,只不过感到阴雨连绵,神思倦怠,因此早早歇息了。他正在半梦半醒之际,就听到外面嘶喊哀嚎之声不断传进耳中,当即惊醒过来。
项梁久在乌家堡,经历了太多的危急时刻,因此很有危机意识。军营夜晚本应很是肃静,如今无缘无故的人喊马嘶,定然是出了紧急的事情。项梁一伸手就将榻上的佩剑抽出来,然后冲出了大帐。
此时大帐外已经一片火光,楚军猝不及防之下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被秦军杀的望风逃窜。
章邯此次夜袭的用兵套路与临济城下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悄无声息的杀进对方营中,然后四处放火扰乱军心,最后趁着对方慌乱之际展开屠戮,自己则带着亲信部下直冲中军,直取对方主将。
项梁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