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领兵灭赵,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了,苏角也就没必要隐藏了,因此他更换自己的旗号,直接领兵攻下成武。
成武属于东郡,东郡郡守和郡尉对大秦倒是很忠心,保卫自己家园的心情也很迫切,如今听说防卫长城的正规军来了,两人二话不说,带着自己所属的部队直接开到了成武,算是与苏角合兵一处了。
苏角其实也很有名,不过他的名声仅限于长城防线,匈奴人知道的多而内地人知道的少,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常年跟随蒙恬对匈奴作战,没有机会回中原。蒙恬太强了,以致于他的光环将所有人都笼罩进去,除去蒙恬之外,别的人都名声不显。
苏角进驻成武,由于王离并没有给他具体而明确的作战任务,因此苏角很是慎重,他想先冷静的观察一下局势再做打算。他听说王离已经兵取太原,逼迫赵国赵歇和赵相张耳逃离了邯郸,向北逃窜到巨鹿,现在王离的大军已经追击过去了。苏角也听说章邯领兵北渡黄河,正按照王离的计划展开合围,准备一举灭掉赵国。
苏角是王离的副将,因此王离的计划他是知道的。当初制定这个计划时苏角也参与其中,最初的想法与章邯围困魏国临济城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围点打援,通过围困赵国吸引各路反秦势力,然后发挥秦军机动性好,战斗力强的特点,尽快的在局部解决所有的战斗,省得东跑西颠的耗费时间与钱粮。
这个想法虽然好但是风险也大,各路反秦势力聚集在一起实力也非常惊人。魏国、韩国不用提,力量还很弱小,可赵国自己就有兵二三十万,燕国有兵十几万,楚国尽管定陶一战伤亡惨重,但剩余的力量据估算也有十万之众。将这几路势力叠加起来,叛军不下三四十万,这还不算那个跟各路诸侯都不来往的齐国呢,谁知道他会不会出兵。
苏角知道自己这一边也就七八万人,大部分精锐还是要留在长城防线防御匈奴。好消息是东胡残余势力不甘心被匈奴冒顿征服,现在正在聚拢在一处准备复兴东胡部落。匈奴单于冒顿为了平定内乱,暂时无心南下,这才给了王离、苏角等南下平叛的时间,否则即便有皇帝的旨意,他们绝不敢擅离职守。尽管如此,王离还是不放心,他留下重兵守上郡、九原郡,迂回到渔阳调兵南下。渔阳也是靠近东胡与匈奴的边关防线,难道王离抽调这里的守军就不怕匈奴或者东胡从渔阳南下吗?这一点王离倒是很坦然,因为渔阳这一线有乌家堡呀,有项少龙在,休说东胡残余势力,就是他们鼎盛时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于匈奴,冒顿曾经亲口允诺,终项少龙一世绝不敢南下牧马,王离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章邯有兵三十万,加上王离的力量约有三十五万,这样计算下来双方的实力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看主将的谋略了。对这一点苏角还是放心的,章邯已经用事实证明,他可以位列大秦名将之列,而王离也不容小觑,相信他们可以完胜各路反秦势力。尽管如此,苏角也不敢大意,他还想再看看,希望可以通过自己这一路牵制反秦势力一部分兵力,为灭赵的决战赢得一点主动。
苏角想的很好,他想以静制动,可与他汇合的东郡的郡守和郡尉却不明白苏角的想法,他们还以为苏角是来帮助他们主动平叛的呢。既然正规军都来了,地方部队自然不能甘居人后,何况现在还有刘邦的部队打过来了,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呀。东郡郡守和郡尉也没跟苏角商量,直接领兵出城,主动寻找刘邦军队与之决战。
苏角虽然是将军,是领军主将,但他只能管辖自己的部下,对郡守和郡尉这样的地方官吏是没有管辖权的,当他听说东郡郡守和郡尉领兵出城的消息后是大吃一惊。兵凶战危,尽管在某种条件下你可能占有某点优势,可一旦真的打起来,这点优势不敢保证你能够获取最终的胜利,要不那位伟大军事家孙武子曾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呢。”
苏角的想法是自己固守成武,吸引刘邦乃至于其他反叛势力的注意力,越多越好,这样灭赵战役才能更快的结束。赵国一亡,燕、齐、楚、魏就被分割开了,到时候各个击破不是难事,谁料想东郡郡守和郡尉倒是很生猛,自己主动干上了。郡守和郡尉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们的身家性命苏角不得不考虑,于是他急急忙忙整顿军马,在不得已之下改变了自己的作战策略。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