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记载:“当是时,楚兵冠诸侯。&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也就是说,当项羽率兵与秦军展开生死对决的时候,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本来应该同时去围攻王离的诸侯军,此时居然都不敢出兵,只是将兵马带出来列阵,而不敢投入到战斗中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诸侯国各领军之将对年轻的楚军主将项羽并不完全相信,对楚军的战斗力还不十分了解,毕竟楚军人少,项羽究竟能不能挡住章邯进而击败他,诸侯其实是心存疑虑的。事情明摆着,楚军获胜自然皆大欢喜,倘若秦军获胜,王离一定会趁势出兵,怕时候被秦军两面夹击,非但楚军,就是自己都会全军覆没。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这一边秦楚连番恶斗,血染疆场;另一边燕齐大军,包括赵国的张敖、陈余皆列阵于营前,却是按兵不动进行观望,以求最坏的结果出现后还有能力自保。有了这种心态,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秦楚战况的发展,所以众人都在各自军营前默默地看着,全神贯注的观察战局的变化。
此时,外面的战场上,战斗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史书上说:“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这时的楚军已经与秦军展开第三次、乃至于第四次、第五次的殊死搏斗,各路联军也看得心惊肉跳,一颗心随着楚军的进退而惴惴不安。这里记载的“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并不是说大家被残酷激烈的战斗场面吓到了,真正的意思是说大家现在的精神都高度紧张,生怕楚军万一不敌秦军,章邯会立刻带兵向自己杀过来,那该如何是好。
真的是很悲哀,当五万楚军将士在前面浴血拼杀,奋勇杀敌之时,后面的诸侯联军却人人揣着私心,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其境界之高下当时立判。
陈余也在自己的军营前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作为此次战役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他也被眼前的战况惊呆了。事实证明,这个计划太过于冒险了,与当初陈余设想的完全不同。从制定计划的目的来说,陈余想的就是尽快解救陷入绝境的巨鹿城中的张耳,具体行动应当是以围歼王离军团,解救被围的张耳为主,至于阻挡章邯的援军反倒是为辅。以当时的情况而论,这一计划能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阻援能否成功,是否能够给各路大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来打破围城的缺口。如果不能,秦军与援赵的各路大军势必会陷入一场几十万人交织在一起,规模空前的大混战,而最后腹背受敌的诸侯联军将必败无疑。这一计划的凶险程度,在陈余与各路救赵的大军联络时,每一位置身其中的诸侯军将领心里已经十分清楚,所以正常情况下,战斗开始后,大家都必须不顾一切的全力以赴去进攻王离军团,需要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才行。遗憾的是,后面的事实证明,在阻援成功之前,畏敌自保的各路诸侯军是不会轻易投入战斗的。其实也不能为此苛责各路诸侯军,因为这个作战计划本身实在是过于大胆出奇,用的招数居然是一招黑虎掏心,直接冲入敌人的数十万大军之中,将敌方主帅团团围住,这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力。特别是陈余见到项羽,项羽又将计划适当修改,主动承担重担,由楚军负责狙击增援的章邯,陈余虽然被项羽的勇气和魄力所折服,但他的心里也没底,这计划真的能成功吗,项羽真的能够完成拦截章邯的任务吗?没人能打包票,故在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之前,各路诸侯没人敢完全舍命投身这场豪赌,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管怎样,各路诸侯军能响应号召,一致行动,有勇气进入这种死地,像齐军田安完全按照项羽的意图守住东面的清河,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个计划最大的难点在于当时无人敢与章邯交手,所以根本就无法组织实施。当时的章邯风头正劲,陈王陈胜、魏王魏咎、齐王田儋都死在他手里。其他的如吴广、宋留、周文、李归、伍许、邓说、张贺,包括项梁等一众大将也纷纷败亡,以至于各路诸侯军皆莫敢撄其锋,直至项羽来后,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情况才发生转机,计划才得以实施。
秦楚连番血战在看呆各诸侯大军的同时,陈余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他当即派人联络巨鹿城中的张耳,让他领军出城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楚军获胜,各路诸侯大军包括张耳的赵军就要进攻王离军团。
张耳其实已经在巨鹿城头看见秦楚决战的场景了,那绝不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所能形容的,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楚军五万将士心里很清楚,休说失败,就算是退后都意味着死亡,所以他们拼死血战,宁死不退,何况他们的主将项羽从始至终都没有马退半步,一直在努力向前。
张耳感动的落泪了,尽管他知道项羽这么做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为了他自己,但不管如何,人家是以救赵的名义来的,并且为了赵国如此血战,就